**从双下肢无力到不能行走,运动障碍,排尿困难、尿失禁,站起来就低血压,说话声音极小、让人听不清楚……**你能相信吗?这样特殊的症状,同时出现在两位患者身上,“他们‘能动’,但又‘不动’,症状千变万化。”老年病科主任王辉,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告诉小编,在她们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五年前,刘阿姨(化名)罹患了帕金森氏综合征,这些年一直规律用药治疗。就在一年前,刘阿姨的身体状况开始发生特殊的变化:一开始,她感觉到双腿没劲儿,站不稳,随着时间的推移,竟然发展到不能走;和家人说话也是含糊不清,声音特别小,声调忽高忽低;有一天,她发现自己无法正常排尿,没过多久连排尿都没有办法控制;测量血压发现,平躺或者坐着时高压能达到190mmHg,而站起来的短时间内高压骤降至70mmHg......于是家人立即带她来到医院,经过医生仔细查体、问诊及检查,刘阿姨被确诊为“多系统萎缩”。在老年病科,这已经是近期第二例多系统萎缩的病人了。
入院后,医生立即对症治疗,给与药物以营养脑细胞、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改善帕金森氏综合征、止晕等。经过精心照护,刘阿姨顺利出院,症状均有改善。
也许您听过“小脑萎缩”,但“多系统萎缩”您可能就比较陌生了,的确,这是一种“罕见的缓慢型杀手”。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作一座城市,所有的组织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转,而当这座城市突然遭遇了一场“系统故障”,指挥部开始混乱,各个组织的运转失去控制,这,就是多系统萎缩。
1969年,多系统萎缩(MSA)被国外医生首次命名,这是一种进展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和小脑综合征的多种组合。直到现在,它的病因尚未明确,通常为散发。相关数据显示,MSA的平均发病率为0.6/10万人,由于它的罕见,目前我国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
就像文章开头王辉主任说的一样,MSA的症状“千人千面”,可以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如运动迟缓、震颤等)、小脑综合征(如步态和肢体共济失调等)、泌尿系统功能障碍(如储尿、排尿功能异常等)、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头颈部疼痛等),还可以表现为其他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如姿势不稳、口面部肌张力障碍、喘鸣、睡眠障碍、吸气性叹息、冷手冷脚、强哭强笑等等。
当然,如果有以上相关的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就医,通过医生专业的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尽快开始规范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