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没毛病也要复查?浅谈迟发性脑损伤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桑 瑞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博士研究生

审核:於晓平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在日常生活中,各类小意外,如跌倒、碰撞或家中物品(花瓶)意外掉落等均可能导致头部遭受不同程度的撞击。受伤者最初可能仅感到头部轻微不适,如出现轻微头痛或类似乘坐过山车后的眩晕感,这种状况可能是大脑暂时处于震荡状态。此时,受伤者的感受也许并不剧烈,然而,即使当下未出现严重的脑外伤相关症状,仍然建议受伤者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接受专业医学检查。通过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颅内压增高及其他结构性脑损伤。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观察大脑结构,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立即采取医疗干预。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然而,需特别注意的是,即使最初的影像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也不能完全排除后续发生复杂脑损伤的风险。一些迟发性脑损伤症状可能在事故发生后一段时间才会逐渐显现,包括持续性或逐渐加剧的头痛、恶心、呕吐,以及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或意识模糊等。这些症状可能是由脑内微小血管损伤、轻微的神经细胞损害或轻微脑出血引起的,而这些损伤通常不能在常规的影像学检查中被发现。

一、什么是迟发性脑损伤?

迟发性脑损伤是指在头部受伤后,初始的医学检查未能发现显著损伤,但在受伤后一段时间(通常24~48小时或更长时间),患者开始出现脑损伤的症状。这类损伤可能是脑内部出血、肿胀,或者是其他形式的损伤,这些症状可能在最初检查时未能被发现。

二、首检“失误”:大脑的隐藏模式

头部受伤后,患者的初始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正常,但大脑内部可能已受到损伤,即迟发性脑损伤,就像从高处掉落的手机,外观上看,手机“毫发无损”,但手机内部的零件可能已经损坏。此时,大脑可能已经启动自我修复,但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故障,如神经功能受损、认知变化及持续性疼痛,但在受伤的初期这些可能并不能被发现。因此,继续对于有头部外伤史的患者,持续的监测和评估至关重要,以便及时识别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为什么会出现迟发性脑损伤?

头骨和脑脊液是人类的大脑的保护结构,在面对轻微的外部冲击时,可以有效地吸收并减缓冲击力,从而避免损伤。然而,当外部冲击超出大脑能承受的范围,或者大脑原本的“防护机制”不足以防御外部冲击时,损伤的影响便会显现。这类损伤在初期的检查中可能不易察觉,也“不露痕迹”。但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最终也有被发现的一刻,这些脑损伤最终会通过症状或进一步的诊断被发现。因此,对于经历头部冲击的人,即使事故后未立即出现严重症状,也应持续观察和检查,以确保及时识别和处理潜在的脑部损伤。持续的警觉和医疗跟进有助于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支持。

四、复查要听从医生的“指挥”

进行复查并不意味着重复影像学检查,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复查的频率和类型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有时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监测或特定的测试,就像每个人使用手机的习惯不同,手机充电的频率也不同。医生就像指挥家,调整每个环节的按计划进行,确保患者得到合适的治疗方案。因此,听从医生的“指挥”,确保复查的效果,避免遗漏潜在问题。

五、头部“安全指南”

1. 戴好头盔:骑行、轮滑及滑雪是迟发性脑损伤的长期“合作伙伴”,预防胜于治疗,戴好“安全帽”,让头部有足够的防护。

2. 留心警示信号:当出现持续的头痛、头晕伴有恶心、呕吐及视物模糊,这可能是大脑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此时,应立即就医,前往医院进行复查,以寻求专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3. 定期“系统维护”:电脑系统尚需不定期维护、软件更新,我们的大脑也一样,需要定期进行系统性的体检,尤其是脑损伤“易感人群”,筛查并纠正脑损伤的高危因素,有利于将迟发性脑损伤扼杀于“摇篮期”。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高金路
太傅级
戴好头盔,骑行,轮隔及滑雪是迟发性脑损伤的长期合作伙伴,预防胜于治疗,戴好安全帽,让头部有足够的防护。
2024-12-21
高金路
太傅级
学习医学知识,注意安全防范意识。
2024-12-21
飞马腾空
太师级
阅读理解
2024-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