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洞庭湖,犹如湖南的一颗璀璨明珠,湖面辽阔无垠,湿地生态多样。这片广袤的湖面与丰富的湿地资源,为各类候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栖息地与觅食天堂。洞庭湖不仅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更是它们心中无可替代的乐园。每年,数以万计的候鸟从遥远的北方翩然而至,它们在此栖息繁衍,为洞庭湖这片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机。这些候鸟不仅是天空中迁徙的使者,更是这片土地不可或缺的灵魂。当它们在湖面上翱翔时,阳光洒在羽翼之上,闪耀着五彩斑斓的光芒,宛如一幅动人心魄的绚丽画卷。洞庭湖的生态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从轻盈灵动的红嘴鸥、纯洁高雅的白鹭,到优雅神秘的黑天鹅、高挑挺拔的灰鹤,各种候鸟在此欢聚一堂,共同编织出一幅物种丰富的生态美景。它们在湖畔悠然自得,于湿地草丛间自由穿梭,鸣叫声与翅膀的拍打声交织在一起,宛如演奏着一曲悠扬动人的自然交响乐,令人沉醉其中。
小天鹅(图片来自网络)
小天鹅,羽毛白,
湖中倒映小云彩。
跟着妈妈学游泳,
拍拍翅膀多自在。
早晨醒来叫嘎嘎,
唤醒太阳笑哈哈。
晚上回家星星闪,
梦里继续游天涯。
小伙伴,手拉手,
一起跳舞乐悠悠。
爱护天鹅环境好,
快乐生活无忧愁。
小天鹅是雁形目鸭科天鹅属鸟类,成鸟遍体雪白,仅头顶至枕略沾淡棕黄色。雌雄同色,雌体略小。虹膜棕色,嘴黑灰色,上嘴基部两侧黄斑向前伸近鼻孔;跗蹠、蹼、爪等均黑色。幼鸟全身淡灰褐色,嘴基粉红色,嘴端黑色。小天鹅并非幼年的天鹅,而是体型比大天鹅小,脖子更短,嘴上的黄色区域较少。小天鹅越冬期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在欧、亚、美洲的中部也有越冬,繁殖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极北部。 小天鹅栖息在开阔的湖泊、水塘、沼泽、水流缓慢的河流和邻近的苔原低地和苔原沼泽地上,冬季多栖息在有芦苇、蒲草的湖泊、水库和池塘中。呈小群或家族群活动。小天鹅性较活泼,结群时常发出“kouk-kouk”的清脆的叫声。其行动非常机警,不易捕获。主要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兼吃少量的水生昆虫和螺类等。 小天鹅繁殖于北极苔原带,繁殖期6~7月,每窝产卵2~5枚,卵白色,孵卵由雌鸟担任,孵卵期29~30天,雏鸟早成性,孵出40~45天后可以飞翔。小天鹅姿态优美,是深受人民喜爱的观赏禽类。小天鹅羽翎、绒羽有多种用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人类捕猎、环境恶化导致其数量减少, 如今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小天鹅是大型水禽,体重4~7千克,体长110~135厘米。全身洁白,嘴端黑色,嘴基黄色。不存在两性异形;雄性只是稍微大一点。成鸟的羽毛全是白色的。在繁殖季节,由于以水下植物为食,头部和颈部通常呈红棕色。喙呈黑色和黄色,喙尖凹陷。黄色从眼睛周围开始,呈弧形延伸到鼻孔,一直延伸到上颚。眼睛是深色的,腿是黑色的。大陆东部的鸟类前额周围的黄色有一条裂口。北美鸟类的喙部通常只有一条黄色弧线,有些个体的黄色会稍微延伸到黑色喙。幼鸟和第一冬鸟很容易通过它们整体呈棕色、灰色和红褐色的羽毛来区分,头部和颈部通常是最暗的区域。喙呈粉红色和黑色,基部没有黄色。眼睛周围有淡色调,腿呈灰粉色。喙和腿在第二年会变暗,但喙的黄色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形成。在第二个冬天,仍可识别出未成熟的鸟类。它们通常要到三四岁才会繁殖。
小天鹅两性同色,雌体略小,成鸟全身羽毛白色,仅头顶至枕部常略沾棕黄色。
小天鹅虹膜棕色,嘴黑灰色,上嘴基部两侧黄斑向前延伸最多仅及鼻孔;跗蹠、蹼和爪黑色。幼鸟全身淡灰褐色,嘴基粉红色,嘴端黑色。
大小量度
【栖息环境】
小天鹅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湖泊、水塘、沼泽、水流缓慢的河流和邻近的苔原低地和苔原沼泽地上。冬季主要栖息在多芦苇、蒲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大型湖泊、水库、水塘与河湾等地方,也出现在湿草地和水淹平原、沼泽、海滩及河口地带。有时甚至出现在农田原野。
【生活习性】
迁徙
8月末9月初离开繁殖地前往越冬地,翌年3月中下旬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通常成6~10余只的小群或家族群迁徙。迁徙是逐步进行的,沿途常在富有食物的湖泊地区停息,有时甚至直到天变冷后才逐渐南迁,因此到达中国南部越冬地的时间多在11月初至11月中下旬。到达繁殖地的时间通常在5月末至6月初。
习性
小天鹅性喜集群,除繁殖期外常呈小群或家族群活动。有时也和大天鹅在一起混群,行动极为小心谨慎,常常远远的离开人群和其他危险物。在水中游泳和栖息时,也常在距离岸边较远的地方。性活泼,游泳时颈部垂直竖立。鸣声高而清脆,常常显得有些嘈杂。
食性
小天鹅主要以水生植物的叶、根、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吃少量螺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型水生动物,有时还吃农作物的种子、幼苗和粮食。常呈小群或家族群觅食,觅食之前常先有一对不断地在觅食地点的上空盘旋侦察,确认没有危险的时候才去觅食,觅食期间还不时地伸长颈部观察四周,行动极为谨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