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洞庭湖,犹如湖南的一颗璀璨明珠,湖面辽阔无垠,湿地生态多样。这片广袤的湖面与丰富的湿地资源,为各类候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栖息地与觅食天堂。洞庭湖不仅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更是它们心中无可替代的乐园。每年,数以万计的候鸟从遥远的北方翩然而至,它们在此栖息繁衍,为洞庭湖这片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机。这些候鸟不仅是天空中迁徙的使者,更是这片土地不可或缺的灵魂。当它们在湖面上翱翔时,阳光洒在羽翼之上,闪耀着五彩斑斓的光芒,宛如一幅动人心魄的绚丽画卷。洞庭湖的生态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从轻盈灵动的红嘴鸥、纯洁高雅的白鹭,到优雅神秘的黑天鹅、高挑挺拔的灰鹤,各种候鸟在此欢聚一堂,共同编织出一幅物种丰富的生态美景。它们在湖畔悠然自得,于湿地草丛间自由穿梭,鸣叫声与翅膀的拍打声交织在一起,宛如演奏着一曲悠扬动人的自然交响乐,令人沉醉其中。
鸿雁(图片来自网络)
鸿雁飞,排成行,
天空广阔任翱翔。
嘎嘎叫声传远方,
告诉世界我自由。
秋天来,南飞去,
春天回,北归途。
翅膀划过白云边,
留下美丽风景线。
小朋友,望天空,
鸿雁故事心中留。
保护鸟类爱自然,
和谐共处乐悠悠。
鸿雁是鸭科、雁属鸟类。又名大雁、黑嘴雁。鸿雁是大型水禽,体长90厘米左右,体重2.8~5千克,雌雄羽色相似,但雌鸟略小于雄鸟,嘴基部疣突不明显。鸿雁的成体额、头顶、后颈呈暗褐色,额基部与嘴间有一条白色细纹将嘴和额分开。背部、翼上覆羽铅灰色,前颈和颈两侧几乎白色,前胸、腹部浅黄褐色,自前向后逐渐变淡。下腹、尾上覆羽白色,翼下覆羽、腋羽暗灰色。嘴黑色。跗、脚橙色。
鸿雁在中国主要繁殖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越冬在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偶见于台湾,其他国家繁殖则在西伯利亚南部、中亚。主要栖息于宽阔草原的湖泊、河流、沼泽及其近岸草地中,特别是水生植物茂密的地区。鸿雁性喜结群,常成群活动。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繁殖期在4-6月,常成对营巢繁殖,巢多筑在草原湖泊岸边沼泽地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4-8枚,平均寿命通常为20年 。
2020年,鸿雁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鸿雁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二级保护动物。202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为濒危物种。
【形态特征】
鸿雁雌雄相似。雄鸟上嘴基部有一疣状突,但雌鸟体型略小,两翅较短,嘴基疣状突亦不明显。成鸟从额基、头顶到后颈正中央暗棕褐色,额基与嘴之间有一条棕白色细纹,将嘴和额截然分开。头侧、颏和喉淡棕褐色,嘴裂基部有两条棕褐色颚纹。背、肩、腰、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暗灰褐色,羽缘较淡或较白,形成明显的白色斑纹或横纹。尾上覆羽暗灰褐色,但最长的尾上覆羽纯白色,尾羽灰褐色。前颈和颈侧白色,前颈下部和胸肉桂色,向后逐渐变淡,到下腹则全为白色。尾下覆羽亦为白色,两胁暗褐色,具棕白色羽端;翼下覆羽及腋羽暗灰色。嘴黑色,虹膜红褐色或金黄色,跗蹠橙黄色或肉红色。
幼鸟全身被以绒羽,额和两颊淡黄;眼周及眼先灰褐;额基无白色狭纹围绕着;上体灰褐,羽轴黄色;下体亦黄色,向后渐淡。嘴黑色,上、下嘴尖端淡黄色,上嘴基部无白纹。虹膜淡黄色。
大小量度
【栖息环境】
鸿雁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地区,特别是平原上湖泊附近水生植物茂密的地方,有时亦出现在山地平原和河谷地区。冬季则多栖息在大的湖泊、水库、海滨、河口和海湾及其附近草地和农田 。在换羽或幼鸟没有飞行能力时,多在河、湖、水库的水域或芦苇丛中活动,遇惊扰时向深水或芦苇中游去。
【生活习性】
迁徙
鸿雁每年9月下旬至10月末即开始大量从繁殖地迁往越冬地,有的早在9月初至9月中旬即开始迁徙。迁徙时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1993年10月末至11月初,曾在吉林省白城地区见到一群多达500多只的鸿雁迁徙群。迁徙是逐步分批进行的,从9月下旬一直持续到10月末至11月初。据在吉林省西部草原的观察,常常是迁走一批再来一批,每批的迁离与迁来,常与气候的突然变冷有关。每当寒潮来临,停留的鸿雁突然迁走,不久另一批又迁来。春季迁徙出现在3月中旬至4月末,持续约一个多月。但春季迁徙群明显较秋季小,通常十几只至几十只,截止到1983年4月最多一次是在珲春见到110只。
食性
鸿雁主要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繁殖季节。冬季也常到偏远的农田、麦地、豆地觅食农作物。觅食多在傍晚和夜间。通常天一黑即成群飞往觅食地,清晨才返回湖泊或江河中休息和游泳,有时也在岸边草地上或沙滩上休息 。
活动
鸿雁性喜结群,常成群活动,多为30-50只的小群。在繁殖地喜欢在积水洼地旁及路边采食和体息,会逐渐分散成6-8只的小群进行活动,飞行时颈前伸,脚贴于腹下,常排成“一”字或“人”字型,速度较缓慢 。
防御
鸿雁警惕性强,行动极为谨慎小心,休息时群中常有几只“哨鸟”站在较高的地方引颈观望,如有人走近,则一声高叫,随即而飞,其他鸟也立刻起飞。飞行时颈向前伸直,脚贴在腹下,一个接着一个,排列极整齐,成“一”字或“人”字形,速度缓慢,徐徐向前。边飞边叫,声音洪亮、清晰、单声,但拖得较长,似“嗯-嗯-”声,数里外亦可听见。
换羽
鸿雁的换羽期是每年的6、7月份,持续将近一个月左右时间。对于鸿雁来说,换羽期是它们最危险的时期。因为换羽时它们的羽毛几乎同时全部脱下,在这段时间里它们丧失了飞翔能力,他们很容易被捕捉,所以换羽时本来警惕性极高的雁群大多集中在人和动物难以靠近的地方,以确保本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