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孩子为什么会尿床?5岁后如果还很频繁,就要注意了!

李雷
原创
中科院生物学博士。擅长生物、医学、健康。年更新近300图文
收藏

尿床是指儿童5岁以后,每月至少发生1次夜间睡眠中不自主漏尿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这可能是很多孩子和家长的困扰之一。尤其对于孩子来说,发现很多同龄人已经不尿床了自己还在尿床,让小朋友有不小的心理压力。

为什么小朋友会尿床?到底有没有改善办法?估计不少人都想搞清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细细的聊一下这个内容。

01 为什么会尿床?

我们要回归到排尿这个基本过程。我们的肾脏会通过代谢将血液中筛选出来的代谢废物如尿酸、尿素以及过剩液体等收集起来,通过肾小管系统汇聚到肾盂,然后输送到我们的尿液储存部位膀胱。而膀胱则会根据尿液的体积来进行判断,当达到一定量后,就开启了排尿反射,于是就控制括约肌的收缩来打开尿道排出体外。

如果我们精简这个过程,就会发现排尿的基本规则就是:尿液量和膀胱容量这两个关键因素。

如果尿量过多或者膀胱容量太小,那么这个排尿阈值就很容易达成,于是就需要排尿了。但是在夜间,这个问题就复杂了,因为睡眠期间我们总体的神经体系会相对钝化,这样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入睡来休整身体,负责排尿的神经体系同样也一定程度处于钝化。而如果我们清醒过来,那就会选择去卫生间排尿。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处于睡眠状态并没有清醒过来,那么就会出现尿床。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尿床主要是由于睡眠期间产生的尿量和膀胱容量大小不平衡导致的,而如果不能及时觉醒,那就会导致尿床。

因此,引起尿床的原因也就可以从这两方面来看。

02 为什么尿量会过多?

一方面,人体对于水是有一个总体的平衡的。如果我们摄入了过多的水分,那么机体就会选择排出这部分水分,于是尿量就增加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摄入水分不只是单纯的饮水,我们的食物也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是很多人会忽视的一点,比如一些含水量高的水果就很容易增加我们摄入的水。

另一方面,有的人可能并没有摄入大量的水分却依然产生过多的尿量,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机体对于水分的调节,典型的是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问题。

抗利尿激素,是促进水的吸收、减少尿液的激素。能够加强肾脏对于水分的吸收,从而让尿液浓缩,减少尿量。而研究发现,不少尿床的原因就在于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导致身体产生大量的尿液【1】。

03 膀胱的容量问题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部位,当然并不是有尿液就马上排泄,而是要达到一定体积才能引发排尿反射。

因此膀胱的容量决定了不同人排尿的阈值是有区别的,或者通俗的说,容纳的尿量也是有区别的。

膀胱体积也是有多重因素,首先是年龄,膀胱体积会伴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增大,年龄较低的小孩因为发育的缘故,导致他们的膀胱体积较小,容纳的尿量自然也较少。

同时,在同样的年龄,不同人的膀胱体积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这背后可能是和生理、遗传等诸多因素有关,如果膀胱体积相对较小,也更容易出现尿床现象。

其实对于小朋友来说,尿床是很常见的,尤其是5岁以内的小朋友。不过,如果5岁以后还依然出现频繁的尿床,那么可能就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了,也就是一种特殊的“尿床”——夜遗尿。由于篇幅有限,咱们明天接着讨论夜遗尿。

[1]文建国,张潍平,等.儿童遗尿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21) :1615-1620.

评论
科普中国●yling
庶吉士级
当发现孩子尿床时,父母的态度也很重要,不要让孩子觉得尿床是种羞耻,千万不要埋怨、打骂孩子,更不要在众人面前提及甚至嘲笑孩子尿床,以免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而加重尿床,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和饮食习惯。对5岁及以上的孩子,如果达到了遗尿症的诊断标准,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基本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025-01-03
周美华ZMH
庶吉士级
孩子尿床,家长不用过度焦虑,试试睡前少喝水、上厕所等方法,再慢慢引导,每个孩子成长节奏不一样的。
2025-01-03
畜牧兽医知识科普
贡士级
孩子5岁后尿床频繁,不应被视为正常现象。这可能是生理、心理或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家长需耐心观察,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