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重要提醒】最近正流行,建议不超过3.5厘米!医生紧急提醒→

南开大学附属北辰医院
做有趣的科普,做有温度的医院
收藏

一到冬天,相信不少女生都对雪地靴爱不释“脚”,下图这种厚底款,今年尤为流行。

不过要当心,虽然厚底鞋穿进去舒服,长期穿却会有安全隐患。

有网友看到这则新闻表示:“天塌了,冬天最爱”“今天刚穿”……

医生建议: 鞋底厚度不超过3.5公分

厚底鞋延长了阻力臂,对踝关节肌肉和韧带要求变高,且减弱了对地面的感知,影响行走稳定性。此外,厚底雪地靴会改变步行时,整个下肢的力学结构,影响步行时踝膝髋定运动节律,增加受伤风险。

除此之外,对于开车的朋友们,穿雪地靴也可能带来一些麻烦。因为雪地靴极易卡在油门和刹车之间,对油门和刹车也不灵敏,可能会造成追尾和刹车不灵,不适合开车

另外,部分雪地靴也不适合给家里的娃穿

有的雪地靴中绒毛长容易摔跤,长期穿影响腿型发育。因为这类鞋买时绒毛较长,但穿一段时间内空间又增大了,可能会让鞋底变得滑溜溜,孩子行走时足部很容易滑动,越着急跑就越打滑,难保不会摔跤、崴脚。

有些雪地靴又厚又硬的鞋底无法做到1/3处弯折,走路时弯曲度不够,无法缓冲地面对下肢的冲击力,孩子每走一步都需要更用力地抬足跟,足部肌肉持续紧绷,肌腱与脚底筋膜也得不到充分休息,甚至影响足弓和骨骼发育,后跟软无法支撑脚踝,易引起踝关节和韧带损伤。

【怎样选择雪地鞋?】

1.查看产品标识

包括:商标、品名、鞋号、材质、企业名称、执行标准等必要信息。

2.建议选皮毛一体

未经特殊工艺修饰的动物皮革和人造皮革在视觉上是有区别的,前者色泽柔和而后者往往光鲜炫目。
拨开帮内毛绒,看里面的毛皮结合处,如果结合处很密,毛是长在皮板上,每个毛孔均匀分布,则为皮毛一体。若有明显的编织经纬线,即为人造毛或羊毛编织在基布上。手感上皮毛一体绒毛稠密且有弹性;而人造毛绒手感虽也细密,但毛绒稀松弹性较差。

3.注意鞋底材质及纹路设计

好的鞋底做工细致、光滑、无肉眼可见的气泡和胶缩现象,手感柔韧且富有弹性,而差的鞋底弹性较差,做工粗糙,手感僵硬。除了材质外,鞋底的纹路及纹路深度也会影响防滑性能。鞋底花纹深度需适中,太浅了容易打滑,太深了鞋底容易断裂。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鞋?】

1.鞋面

松软、有弹性且透气,最好是宽头,能给脚趾足够的活动空间。

2.鞋底

鞋底不宜太软。近些年,有“踩屎感”的鞋十分流行,这种鞋的鞋底柔软,虽然脚感舒适,但会导致脚底板缺乏支撑力,出现足弓塌陷。

鞋底不宜太平。如果鞋底太平太薄,没有专门的缓冲层,减震功能也会很差,长期穿这种鞋,走路、站立时脚容易受力过大,可能会诱发韧带炎症及足底筋膜炎。鞋底不宜太厚。有些松糕鞋的前底后跟又厚又平,人穿上后就像是踩着高跷走路,感知不到地面的坑洼,容易扭伤脚踝。而且,松糕鞋垫高了脚部,也会让身体的重心前移,导致膝关节过伸,会增加骨关节炎、髌骨软化的患病风险。

3.鞋后帮

鞋后帮要有一定的硬度,因为后帮太软的鞋子容易扭伤脚踝;过松,也不能为足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行走时,身体重心会不自觉地向前倾或不稳,膝盖习惯性弯曲,大大增加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容易导致小腿肌肉扭伤和足底筋膜炎。

【崴脚后如何紧急处理?】

如果意外崴脚,24小时内可先遵循 “POLICE”原则进行处理。“POLICE”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01保护 Protection:**即保护受伤部位,避免二次损伤。

**02适当负重 Optimal Loading:**有利于减轻疼痛、出血,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03冰敷 Ice:**及时冰敷可减少出血,缓解疼痛。

**04加压 Compression:**加压可以限制患处进一步肿胀,切记不可过紧。

**05抬高 Elevation:**将患处抬高,利用重力来促进组织液回流,减少受伤部位肿胀。

当然,“POLICE”原则只是运动现场的简单处理措施,如果有外伤出血不止,明显的肿胀疼痛甚至骨关节畸形,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转发提醒更多人~信息来源 | 综合自成都商报、新闻晨报等,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