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2024年度科普工作报告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热科都市农业科普基地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投资,建设集科研生产、科普研学、休闲体验、科教培训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的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样板,打造中国热科院服务粤港澳地区的窗口和名片。基地设有负责科普工作的领导岗位,该领导负责统筹和协调科普活动,保障资源合理分配,并对科普工作的开展负有最终责任。同时基地还设立了科普部门,负责日常的科普活动策划与实施,确保各项活动高效有序。科普工作已纳入年度工作重点,每年初制定详细的科普活动计划,包括主题、时间、预期效果等,确保全年科普活动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基地已经建立了科普工作相关的制度和规范文件,包括科普活动的流程、标准和评估方法,以确保科普工作的有序进行和质量保障。基地制定了激励政策,包括奖励制度和表彰机制,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普工作,提升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024年共开展/参与科普活动102场次,接待科普人数2247474人次,其中线下61754人次,线上2185720人次,基地对外开放天约数312天。
园区面积111.64亩,已建成香料饮料园、热带花卉区、西瓜葡萄休闲采摘园、甘薯资源圃、阳台农业以及观赏特色蔬菜共9个大棚,科普养殖鱼塘34.54亩,其中一个智能大棚。室内科普活动面积800平方米。
基地升级改造了科普长廊、路面硬底化、排水系统、遮荫廊架。
科普长廊
旧大棚进行了升级,大棚内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自动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的设备,同时基地安装了智慧农业气象站、智能施肥系统,实现精准农业管理。
水凉风机
智慧农业气象站
智能水肥一体机
改造1个科普大棚,大棚设计为能够容纳500人进行各种科普活动,包括讲座、研学活动和实验操作。
科普大棚
基地扩展了种植面积20多亩,新增了香料作物120多种,特色蔬菜作物35种,朱顶红80多种,极大增加了基地热带作物的物种丰富度。
新增区域
基地规划了一片区域进行农场主招募计划,增加公众对自然农业的参与和探索,吸引对农业感兴趣的公众,特别是家庭、学生和城市居民,让他们参与到真实的农场运营中。让每位农场主实际操作一小块地,亲手去种植,体验从播种到成长的过程。
小小农场主体验区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今年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70场,线下参与人数5725人,线上2129720人次。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等“走出去”科普活动34场,线下参与人数57039人,线上56000人次。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今年基地在全国科普日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10场;线下参与人数32330人,线上400人次。
其他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
3月12日科普助力“百千万”绿美广州会新卷——2024年植树节活动暨科技志愿服务活动;3月12日白坭小学植树节活动;3月13日花都区春耕节;4月20日—4月23日2024年世界少年儿童发展论坛系列交流活动;5月25日2024年科技活动周之科技开放日;5月25日2024年花都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5月25日—5月26日2024年广州第八届科学嘉年华;5月27日花都育才学校科技节;5月31日幼儿园庆六一活动;6月1日工会“童”庆六一活动;6月1日庆六一亲子活动;6月29日2024年6月份广州科普开放日之科普游;7月20日2024年7月份广州科普开放日之科普游。共计13场活动,线下参与人数16785人,线上2129520人次。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基地面向公众提供预约的平台为微信公众号,搜索“热科都市农业”。
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有三个分别为:单位官网:https://www.catasges.cn/index.html;微信公众号:热科都市农业;微信视频号:热科都市农业
基地今年公众号推文70篇,受众24948人左右,外媒报道10篇以上,微信推文20篇,科普教育带动作用明显。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今年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活动30场,线下人数1916人,线上56200人次。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2024年基地投入经费500万元以上,进一步提升科普内涵,改善科普基地基础设施。基地现有5名专职科普讲解及辅导员,20多名兼职讲解人员,科普兼职队伍包括农村特派员、活动策划员、志愿者专职人员等。其中兼职讲解员一方面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科普爱好志愿者。
二、特色工作
1、与学校建立深度合作,落实双减政策。
今年基地与骏威小学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在校园内建立了农耕种植园,开设科学课,科技人员定期进校指导种植,到校园上课,同时带领学生到基地研学,让一群学生从书本走向农田,从农业科技中学习知识,增长本领。真正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劳动教育。
2、科学技术协会成立
我站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成立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科学技术协会。
3、科普工作获肯定
2024年,我站站长夏溢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基地获得了“2023年度农创先锋赤龙榜”称号,基地获批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单位、广东省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广东省南亚热带休闲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示范基地、广州科技传播联盟成员单位、广州市花都区青少年科学院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单位、广东培正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等。
同时科普工作先后获得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科协、花都区科工信局、花都区科协等部门的感谢信。
科普活动的近300份问卷调查显示,大家对我们的科普专业度、活动互动性、活动满意程度的认可度都很高。
三、问题不足
1、科普研学内容的系统性还不够,未能形成持续有粘性的特色科学课程。
2、研学工作刚起步,需要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规范。
3、需加大科普研学的市场化进程。
四、工作建议
希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工作能有更多经费支撑基地活动的高效、高品质发展。
附件:
1、基地简介: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以“创建世界一流的热带都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发展目标,开展热带都市农业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等工作,创新集成形成可产业化、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培育促进地方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产品产业,建设集科研生产、科普研学、休闲体验、科教培训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的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样板。
基地形成了葡萄、牛油果、羽衣甘蓝等绿色优质果蔬休闲采摘;三角梅、睡莲、石斛兰等热带花卉示范;香草兰、咖啡、可可、木薯等热带特色作物的三产融合休闲体验相结合的热带都市休闲农业模式。
基地近年来获得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热带作物科普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广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热带植物园联盟创新理事单位”、“花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花都区科普教育基地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热带特色植物专类植物展示园”、“广州市花都区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等称号”。
**2、开放时间(需预约):**上午9:00—12:00;下午14: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