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了解猴痘病毒Ib亚分支,做好防护措施

张高全
原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2团医院/主治医师/科普健康知识!
收藏

近日,我国发现一起猴痘病毒Ib亚分支聚集性疫情,传染源为一位有刚果(金)旅居史的外籍人员,之后在密切接触者当中陆续发现四例关联病例。这起疫情再次提醒我们要重视猴痘病毒的防控,了解相关知识,做好自我防护。

猴痘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目前猴痘病毒有分支I和分支II两个分支,两个分支又分为Ia、Ib和IIa、IIb亚分支,此次发现的是Ib亚分支。该亚分支自2023年9月在刚果(金)的南基伍省首次发现后,自2024年7月开始从刚果(金)逐步向周边国家扩散,并通过国际旅行逐步输入至非洲其他国家及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猴痘病毒Ib亚分支主要通过性接触、家庭内密切接触、无防护医疗护理接触等密切接触传播,其他日常共餐、同乘车等一般接触导致感染的风险较低。在密闭环境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条件下,既往其他猴痘病毒亚分支有零星可能通过飞沫传播案例的报道,但目前暂未见Ib亚分支可能通过飞沫传播的案例。其潜伏期通常为5至21天,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皮疹和疱疹等,皮疹可由小泡形成并逐渐变成脓疱。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例症状较轻,经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消失,皮疹在几周内结痂消失,但对于年幼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重症或死亡。

面对猴痘病毒Ib亚分支疫情,我们不必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积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个人日常防护

-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六步洗手法彻底清洗双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等部位。在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或环境后,及时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及时丢弃并洗手。

- 避免密切接触:了解猴痘患者或有猴痘可疑症状者的情况,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如性接触、家庭内密切接触、无防护医疗护理接触等。在疫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如必须前往,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特殊场景防护

- 出境旅行:出境前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猴痘病毒Ib亚分支流行情况,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与当地野生动物接触,避免与猴痘患者或有可疑症状者密切接触。遵守国家出入境管理相关规定,配合做好出入境检疫检测。

- 回国入境:来自猴痘疫情流行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患者,或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配合海关工作人员按规定程序落实检疫查验措施。其他人员入境后应开展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做好个人防护,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猴痘流行地区旅居史。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猴痘病毒,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告知医生症状和可疑接触史,以得到及时的诊治。前往医院途中和就诊时应科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着长衣长裤,确保遮住所有损伤皮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同时,应避免与他人发生密切接触,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一旦确诊猴痘,应积极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处置和隔离治疗。

猴痘病毒虽然传染性有所增加,但只要我们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同时,要关注中国疾控中心、各地疾控中心和其他专业机构网站及公众号,及时获取猴痘疫情防控的权威信息,科学认识疾病危害,做好个人防护。让我们携手共同应对猴痘疫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发布的《猴痘病毒Ib亚分支疫情防控知识问答》等)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阅读理解
2025-01-12
科普中国网友
2025-01-11
科普中国网友
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