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镜”显优势!脊柱内镜技术精准治疗,早期腰椎结核患者重获新生

湖南医聊
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
收藏

脊柱结核,作为全身骨关节结核的首要疾病,其发病部位多集中在椎体,而附件结核则相对罕见。在脊柱的各个部位中,腰椎因其活动度最大,成为结核发生率最高的区域,胸椎次之,颈椎再次之,而骶椎和尾椎的结核病例则极为少见。

该病症的早期症状多为轻微疼痛,休息后会有所缓解,但劳累后会明显加重。随着病程的延长,疼痛可能会逐渐加剧,甚至影响到夜间的睡眠。

在病情进展过程中,若出现寒性脓肿并继发感染,患者还可能出现高热及毒血症症状加重的情况。一旦脓肿溃破,会流出大量稀薄液体,并可能混有干酪样物质或少量死骨,形成经久不愈的慢性窦道。

近日,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接诊了一位49岁的患者吴先生。吴先生因腰骶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伴消瘦已持续5个多月,曾在外院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和终板炎,但治疗效果不佳。

慕名来到该院后,经过详细的体查、MRI及CT检查,以及生化及结核相关检查,最终考虑其为早期腰椎结核。

面对这一病情,该院疼痛康复科主任卢科军副主任医师及王泽锋主治医师率领的医疗团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评估。考虑到患者无明显结核症状,且结核感染指标均为阴性,王泽锋主治医师提出了实施经皮脊柱内镜下L4/5结核病灶清除+取活检+椎管扩大减压神经根松解+灌洗、置管引流的微创手术方案。

该方案具有创伤小、早期确诊、局麻下全程可视化操作、病灶清除彻底、恢复快和费用低等多重优势。同时,卢科军主任也强调了联合感染科进行早期抗结核治疗及术后病灶抗结核药物灌洗引流的重要性。

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手术顺利进行,历时2个小时圆满结束。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患者吴先生对手术效果表示非常满意,他说:“我之前腰部和下肢的疼痛让我备受折磨,听说要做大手术时,我和家人都非常害怕。但卢主任告诉我们,只需要做一个微创手术就可以解决病因,这让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手术很顺利,术后疼痛很快就缓解了。我以后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身边和我一样遭受脊柱结核疾病的患者,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微创技术带来的好处,及早解除病痛。”

卢科军主任表示,关于脊柱微创,行业内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把困难留给自己”。这意味着医生需要从传统的大切口手术转向微雕式、微型式的小切口手术,这需要克服很多技巧上和技术上的问题。

微创手术就像微雕一样,在很小的空间里进行非常精细的手术。因此,它对医生的技术和职业培训要求非常高。医生需要具备很强的解剖知识和判断能力,特别是在很小的空间下进行手术的能力。

该院疼痛康复科团队在掌握这门被称为“钥匙孔”手术技术的基础上,还将不断努力,为微创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音。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疼痛康复科 王泽锋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评论
2243
太师级
谢谢分享
2025-01-13
黄鑫(公安局)
学士级
镜头盖
2025-01-12
科普647da048606b8
庶吉士级
已经阅读
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