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哺乳期需要服药,哪种更安全?还能哺乳吗?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张 岚 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 主管药师

审核:谢红娟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主任药师

范崇纯 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 副主任护师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然而,在哺乳期间,宝妈们难免会遇到生病需要服药的情况。那么,哺乳期吃了药,还能继续哺乳吗?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哺乳期用药对乳儿的影响

药物可能通过哺乳随乳汁进入乳儿体内,虽一般认为母乳中的药物浓度并不高,不足以对乳儿产生不良影响;但对于易被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即使乳汁中药物浓度较低,乳儿也可能吸收到相当大的药物剂量,因为乳儿一般每天约能吸吮800~1000ml的乳汁。因此,哺乳时进行药物治疗应该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优先选择半衰期短的药物。这类药物能迅速从母体血浆中清除,从而降低乳汁中的药物暴露量。药物的半衰期是决定哺乳期能否安全用药的重要因素,可在药品说明书的“药代动力学”部分可以找到半衰期的信息。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分子量(MW)是药物进入乳汁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尽量选用分子量大的药物。小分子量的药物(<800)能穿透位于乳腺上皮细胞间的小膜孔,而分子量较大的药物必须溶入上皮细胞的脂质膜才能穿过细胞膜,而这可能大大降低了乳汁的药物浓度。

3.尽量选用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在母体血浆中,药物可能结合于蛋白或者游离于血浆中。游离部分会转运至乳汁,而结合部分则留在人体循环中。因此,选择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有助于减少乳汁中的药物量。

4.尽量避免选用容易进入脑组织的药物。随着血药浓度升高,这类药物更容易进入脑组织。例如,大多数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应避免在哺乳期使用。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除了半衰期(t1/2),相对婴儿剂量(RID)和哺乳风险等级(LRC)也是评估哺乳期用药风险的常用指标。

相对婴儿剂量是婴儿从乳汁获得剂量与哺乳期妇女服用药物剂量的比值。一般认为相对婴儿剂量<10%在哺乳期是安全的,大多数药物的相对婴儿剂量<1%。

哺乳风险等级则分为 L1~L5 共5级,尽量选择哺乳风险等级为L1~L2级的药物,在哺乳期是安全的。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以下列举了一些哺乳期妇女常用药物情况,供宝妈们参考。

哺乳期妇女常用药物情况

哺乳和用药的关键点

1.避开药物浓度高峰期:为了减少药物对宝宝的影响,哺乳期用药时,哺乳时间应避开乳汁中药物浓度高峰期,可在哺乳后30~60min服药,并适当延迟下次哺乳时间,使大部分药物能在母体血中被清除,有利于宝宝吮吸乳汁时避开药物浓度的高峰期。

2.谨慎使用非必需药物:中药、大剂量维生素、特殊营养补充品等也具有一定风险,非必要情况下应避免使用。哺乳期应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药师指导下用药,避免使用禁用药物。

3.综合评估药物风险:应根据药物的服用剂量、半衰期、分子量、蛋白结合率、相对婴儿剂量、哺乳风险等级进行综合评估,权衡利弊后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4.遵医嘱规范用药:务必遵医嘱规范用药,勿漏服、停服或自行减量。

参考文献:

[1]李俊 《临床药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78-7-117-17888

[2][美]托马斯.W.黑尔 希拉里.E.罗 主编 辛华雯 杨勇 主译 《药物与母乳喂养》 第17版,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09-2017-798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太师级
2025-01-14
飞马腾空
太师级
阅读理解
2025-01-14
淬剑ᵀᴹ
太师级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