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甲型流感(甲流)病例的明显增多,家长们开始关注甲流对孩子的影响。虽然甲流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但在儿童和成人之间,症状、治疗和并发症会有显著差异。
以下一起来了解甲流在儿童中的流行特点,以及儿童和成人甲流中的一些不同之处,以便家长更好地认识和正确应对这一流行病。
儿童甲流的流行特征
高发季节
在我国南北方地区一般在冬春季出现季节性流感高发流行,南方有些地区往往还会在夏季出现高发。通过关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流感监测周报,可以了解当前流感流行的情况。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流感患者与无症状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
此外,还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场所,人群密集时,气溶胶传播也可能发生。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潜伏期与传染性
潜伏期:通常为1~4天(平均2天)。
传染期:感染者在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临床症状出现前24~48小时即可排放病毒,发病后的24小时内排毒量最高。
排毒持续时间:成人和较大儿童一般排毒3~8天(平均5天)。低龄儿童的排毒时间较长,尤其是婴幼儿,排毒时间常可持续1~3周。
儿童传播特点
儿童是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源,经常将病毒传播给家庭成员或带入托幼机构、学校和社区。建议流感患者不要接触流感高危人群(<5岁或≥65岁人群、孕妇或产后2周、有基础疾病的免疫低下人群)至发病7天后,且热退24小时。
儿童与成人流感的症状区别
儿童流感的影响与并发症
儿童患流感会显著增加门诊就诊、住院、抗生素使用的频率,同时导致学龄儿童缺课和家长误工。尽管大多数儿童能自行康复,但部分儿童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根据国外统计研究,儿童流感的常见并发症包括:
中耳炎
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2岁以下儿童中高发。
耳部感染通常引起剧烈耳痛和听力问题,症状多在发病第3~4天出现,约占10%~50%的流感儿童。
肺炎
流感病毒可直接侵袭肺部导致病毒性肺炎,或继发细菌性肺炎。
易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基础疾病(如哮喘、心脏病)的儿童。
在因流感住院的儿童中,约28%伴有肺炎。
哮喘/喘息发作
流感可诱发或加重哮喘,占因流感住院儿童的约22%。
热性惊厥
发热时出现抽搐,占因流感住院儿童的约5%。
呼吸衰竭
约占因流感住院儿童的5%,为危重症并发症之一。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除热性惊厥外)
包括脑炎、脑病等,占因流感住院儿童的约2.9%。
严重细菌感染
流感继发严重细菌感染的风险约为2%。
喉炎及喉-气管-支气管炎
虽少见(<1%),但比其他病毒导致的喉炎更严重,容易复发,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和喉鸣声。
脑炎、肌炎和心肌炎
极为罕见(<0.1%),但病情危重。
表现为反复惊厥、嗜睡或昏迷(脑炎);肌肉极度压痛(肌炎);心悸、呼吸急促、乏力等(心肌炎)。
划重点: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明显降低发病率,以及并发症和重症率。
如何及时诊断流感
1.早期疑诊标准:在流感季节,出现发热+以下情况之一:
①婴儿发热:找不到其他发热原因。
②呼吸道症状:≥1岁儿童发热伴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气促)。
③严重肺部疾病:比如肺炎、哮喘发作或加重,且伴有发热。
④流感接触史:发热且在发病前7天内与流感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并排除其他疾病。
2.确诊标准:常用有两类检测来确诊流感:
抗原检测
常用是免疫层析法,15~30分钟出结果,敏感性42%~64%。阳性可确诊感染,阴性不能完全排除。
核酸检测
敏感性高(86%~100%),需2~48小时出结果。阳性可确诊感染,阴性提示流感可能性小。
注:不建议进行抗体检测。流感抗体IgM升高需要一定时间,早期无法帮助诊断。抗体IgG确诊需要急性期和恢复期抽两次血,对临床早期诊疗没有帮助,仅用于研究。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哪些儿童需要积极治疗
1.以下四类情况(流感高风险人群)更容易出现重症或并发症,在确诊或疑诊流感后,需要积极治疗,不需要常规检测(除非结果影响治疗或其它原因)或因等待结果而延迟治疗:
①年龄<5岁,特别是<2岁。
②有基础疾病的儿童(比如肥胖、哮喘、癫痫、先心、川崎病、影响免疫功能或长期用药的情况,等等)。
③出现流感重症,比如精神差、高热>3天,或出现并发症。
④会密切接触以下人群的儿童:
a.<5岁或≥65岁;
b.怀孕或产后2周内;
c.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居住在养老院或需要长期护理的人群;
d.家庭人口多,且没有接种流感疫苗。
2.不属于上述情况的低风险人群,疑诊或确诊流感时可以先居家观察,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感染他人,多可自行康复。
低风险人群症状超过2~3天无改善,或工作、学业上有缩短病程需要,也可以斟酌用药治疗。
3.药物治疗选择
目前儿童抗流感的口服用药,主要有两种:
①奥司他韦:
适用于全人群和重症流感。
每日口服2次,疗程5天或以上(视病情而定);48小时内效果最好,超过48小时也有效果。
疗程5天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不仅仅是为了退热。如果孩子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按医嘱用足疗程。
②巴洛沙韦:
根据我国指南和美国FDA的建议,玛巴洛沙韦可以用于5岁以上儿童流感治疗。
仅口服1次,治疗甲流最终效果跟奥司他韦相当,治疗乙流较奥司他韦有优势。
合适门诊服药困难的轻-中症流感。
国际上,欧盟批准将该药可用于≥1岁的流感儿童。日本批准将该药可用于≥10kg的流感儿童。中国也有1~5岁儿童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数据,但需要注意的是,<5岁的儿童使用此药更容易出现对玛巴洛沙韦耐药的病毒,建议家长和医生谨慎选择。
儿童接触流感后
需要用药预防吗?
不常规推荐暴露后或暴露前预防性用药。
对于部分重症或有并发症流感风险非常高的≥3月的儿童(如重度免疫功能受损者)或其密切接触者,可预防性用药。
对于一般的流感高风险人群,可能需要预防性用药,建议跟医生讨论利弊:
耐药风险增加;
在流感季节,儿童可能会多次接触流感患者,持续或数次预防性用药可行性不高。除非医生评估重症或并发症风险极高。
相比预防性用药,更推荐高风险人群有流感接触史时,在出现症状后及时实施治疗。
总结
甲流对儿童的影响较成人更为复杂,除了常见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儿童易发并发症如肺炎、热性惊厥(可回顾往期文章)等,需要家长格外关注。
正确的早期诊断(疑诊)、早期的抗病毒治疗以及对并发症的及时识别,将有助于降低风险并促进儿童恢复。家长应注意流感季节的预防措施,如勤洗手、佩戴口罩,并尽量为孩子接种流感疫苗,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参考资料
[1]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等.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4,39(12):881-895.DOI:10.3760/cma.j.cn101070-20241105-00719.
[2]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等.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版)[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1):17-31.
[3]李兰娟,王宇明.感染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FlorMMunoz,MorvenSEdwards.儿童季节性流感的临床特征和诊断.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seasonal-influenza-in-children-clinical-features-and-diagnosis.(AccessedonAug30,2023).
[5]FlorMMunoz,MorvenSEdwards.儿童季节性流感的治疗.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seasonal-influenza-in-children-management.(Accessedon Mar27,2024).
[6]FlorMMunoz,MorvenSEdwards.儿童季节性流感的抗病毒药物预防.UpToDate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seasonal-influenza-in-children-prevention-with-antiviral-drugs.(AccessedonNov06,2024).
策划制作
作者丨范运柱 杭州禾芸嘉医院芽儿庄诊所
审核丨李侗曾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