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江苏省科学技术馆隶属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是独立法人事业单位,2024年,在总台的指导下,孙涛馆长带领张芳副馆长、王维副馆长、曾川宁特聘企划师组成馆领导班子,全面管理江苏省科学技术馆的科普工作。馆内内设六个部门、一个项目小组,分别为:综合部、财务部、外联培训部、科普开发部、技术部、展览部和荔枝科学派项目小组。
馆内历来将科普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制定并健全了《江苏省科学技术馆制度汇编2019年版》、《江苏省科学技术馆明星员工评选奖励办法》、《江苏省科学技术馆评优评先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江苏省科学技术馆重要获奖事项奖励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科普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支持科普活动在馆内的顺利实施和蓬勃发展。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江苏省技学技术馆建筑面积13586平方米,馆内面积6150平米。自2010年起免费对社会开放,长年坚持以场馆安全运行为基础,以全年不间断科普活动输出为方向,以打造富有影响力的品牌性科普活动为目标,逐步形成多个品牌类科普项目。2024年对外开放268天,接待公众约18.9万人次,面向观众开展全程讲解活动400多场,接待上级、同行交流、调研20余次,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为公众开展各类科普活动100余场次。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科学技术馆全年策划实施科普教育活动超 100余场,其中进校园60所(次),进社区40次。
“南京市中小学春季社会实践活动”、“南京晓庄实验学校科技研学”、“南京行知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南京市中小学秋季社会实践活动”等研学类活动近30场,参与人次近万人。
助力学校科技节、科学活动,积极开展“科技馆进校园”活动60余场次。走进莫愁湖小学、凤凰花园城小学,在溧水经开区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魔法实验室》、扬中市崇德小学、滨江小学举办主题活动《乘风》,做好39中、江宁东山小的科学课、科技节活动。联合金陵图书馆和社会公益机构共同开展“科普进图书馆、进社区”活动40余场次,包括市区的兴隆、南湖、观音里等社区,以及江北、秦淮、玄武等地图书馆和街道。活动的开展,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科普周期间,开展志愿者风采展示月活动。配合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完成“世界气象日”等活动、组织学生团队到南京林业大学观赏解说樱花科普活动。与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信息大学等5所高校8个院系开展禁毒、急救、中药知识、机器人、航空航天、天文等8个主题科普活动,全年共计开展活动53场次,约13500余人次参与。
在5月30日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和六一国际儿童节前,与江苏广电荔枝童声合唱团开展“少年兴·强国梦——全国百家科技博物馆同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主题教育活动”。
承办的“2024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创筑梦--生命安全与健康’联合行动”,在科普日期间,开展希望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送教活动,开展6节课程,共有146所希望小学参与,累计服务27万人次。
科普日期间,开展“科学家与青少年共筑未来暨‘同上一堂科学课’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作为线上类活动,直播连线天体物理学家武向平院士,其中南京树人中学学生的提问,有幸成为第一个与武院士互动的问题。武院士高度赞扬了他提出关于用射电望远镜寻找外星人的问题,认为问题很值得探讨,激发同学们探索宇宙的兴趣和热情。本次直播活动,约有2500人次参与。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注:以上平台均为江苏省科学技术馆自主运营,目前暂未授权任何平台参与场馆参观预约。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承办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能力提升交流活动(第三期)活动,活动于11月24日至27日在南京圆满举办,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00余名基地一线骨干科普人员现场参与,同时,全国学会、各省级科协的基地工作管理人员和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的一线科普人员也通过线上方式积极参与,三天培训线上线下总参与超过7000人次。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年度科普工作经费投入:1010.2万。专职科普人员50人。
特色工作
12月6日至8日举办“2024全国科学脱口秀大赛”。此项科普形式创新性活动是由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东北三省一区科技馆联盟,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共同组织开展。活动从5月初发动,到12月颁奖典礼,吸引了各行各业的科普爱好者参与,公众参与热情高涨。央视频直播7.1万人次观看,零直播31.61万人次观看,参与人数再创新高,成为一次科学盛宴,在科学传播方面的影响日益增长,也为公众提供了多样化的科普内容选择。本次活动在“学习强国”、“科普时报”、“科学网”等推出。
三、问题不足
(1)运行经费不足,发展支撑不够。
江苏科技馆现为财政定额补助单位,以2022年为例,实际年运行支出总额2214万元,其中人力成本已达1270万元(包括基本薪酬、社保、医疗等)。而全年财政补助1010万元(人员经费720万元,专项补助290万元)。2022年完成考核收入1035万元,亏损101万元。自建馆以来,经费不足与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随着市场环境和政策的变化,产业经营收益已经无法弥补公益科普事业越来越大的资金缺口,发展面临困境。
另一方面,自2015年开始,国家财政会每年下达科技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以2022年为例,核定全年资金为8.468亿,江苏省为2935万元(参见《关于下达2022年科技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22〕83号),主要用于免费开放科技馆门票减收补助、运行保障增量补助及展品更新补助等。因江苏科技馆不隶属于科协系统,无法争取到以上专项。江苏科技馆积极主动争取到的国家、省、市、区各界科协系统举办的活动经费补贴也非常有限,每年50万左右,2024年全年42万元。
(2)场馆陈旧、发展基础薄弱。
江苏科技馆观众量逐年下降,其原因除了近些年受疫情影响外,最主要的还是科技馆展厅长年未能进行更新改造,现有的展区布局、展览体系、展品展项是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越来越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江苏科技馆也从建馆之初的全国第三(建筑规模和展项设置),退居到全国、省、市科技馆的倒数行列。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省、市级科技馆的更新改造或异地重建工作。
(3)人员结构老化,发展后劲不足。
江苏科技馆现有的50名在职人员中,90%是已在科技馆工作24年、平均年龄为48岁,人员结构老化、关键岗位核心人才不足的情况,发展难以为继。
四、工作建议
1.江苏科技馆的建设和发展希望得到中国科协、江苏省科协等省级机构在工作运营思路、资金、活动等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2.指导和支持科技馆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有活力的科技馆事业产业人才梯队。
3.在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发展过程中,江苏省新馆的筹划可充分考虑江苏科技馆富有经验的人才队伍及编制。
4.支持江苏科技馆对公益一类全额补助事业单位的认定申请。
二十四年来,江苏科技馆积极为全省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在科普教育活动、专题场馆建设、科普研发与培训等方面依然有着全国、全省的先发优势。今后,科技馆全体员工将继续本着对科普工作二十多年来始终坚守的信心和毅力,积极想法设法克服各个时期的困难和挑战,按照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对科普工作的要求,持续有力地推进工作,集思广益谋划科技馆的发展,期盼科协领导的指导、关心、支持。
附件:基地最新简介和开放时间
江苏省科学技术馆位于江苏南京城西秦淮河畔江苏南京广播电视塔下,毗邻风景优美的古林公园和水木秦淮风光带。以高318.5米的江苏南京广播电视塔塔座为基础,是按现代科技馆的理念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综合性科技馆。江苏科技馆隶属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建筑面积13586平方米,常设展厅6000多平方米,设有:科技•智慧、探索•发现、生态•家园、数字•信息和生命•健康五大主题展区。专题展厅“安全星训练营”1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共计7000多平方米。展出近200件(套)科普展品,另有科学剧场、4D动感影院、激光剧场、实验园地、青少年科技创新园区和临时展厅等。馆内布置充分体现了时尚、亮丽的现代气息,展示展品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参与性于一体,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江苏省科学技术馆作为重要的国家级、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主要功能有:科普展览、科技活动、科学实验、科技培训与交流、科普展品制作、科教影视资料与信息服务等,是面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开发青少年创造力、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场所。江苏省科学技术馆将为传播知识、倡导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方法、启迪创造思维,提高全省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开放时间:周三至周日9:00-16:30(15:30停止进馆)
节假日不休息
地 址:南京市石头城118号(电视塔下)
电 话:02583759018 0258375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