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天科所”)成立于1974年,是交通运输部直属正局级科研事业单位,坐落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包括一个本部和两个基地,总占地41万平方米。天科所以大型水动力实验基地作为科普服务的主要场所,展教区域面积共计6万平方米,目前主要在内河海港综合实验厅、大水槽实验厅、土工离心机实验室、计量实验厅等区域内开展科普参观及教学研讨活动。
2024年,天科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对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总目标、总要求,将科学普及工作与科技创新同谋划、同开展,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特色活动。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天科所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分管科技工作的所领导亲自部署,科技处归口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具体实施。每年年初天科所将科普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及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策划开展科普研学、科普展览等特色科普活动。
为了更好的开展公共科普服务工作,确保参观人员安全有序开展各项科普活动,天科所陆续制定了《科普工作管理制度》、《科普基地参观预约管理规定》和《科普基地参观活动应急预案》等系列科普工作制度,并针对参观活动应急预案开展了专项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了科普基地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天津市推进全域科普纵深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要求,天科所积极探索科普服务新模式和激励机制,修订印发了《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将科普类项目及成果纳入科技创新奖励范围,进一步激发了科研工作者对科普工作的兴趣和参与度,为推进科普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2024年,天科所积极履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水运工程研究的特色优势,依托全球最大的大比尺波浪水槽、国内最大的土工离心机、具有行业特色的360度船舶模拟器、交通前沿科技悬浮隧道物理模型以及新建成的计量实验厅等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作为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所展教面积约6万平方米,本年度对外开放天数330余天,接受团队预约参观,全年共服务社会公众3700余人次。今年,依托新建成的计量实验厅,新增科普展教设备1台,制作计量科普视频1部,进一步拓展了水运工程科普领域和范围。
图1:计量实验厅
图2:计量科普视频
图3:科普展教设备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2024年,天科所充分发挥天科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服务职能,更好的服务学校“双减”政策,积极开展科普研学,承接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全年组织开展20场次科普活动,参与人数共计2160余人。天科所科普志愿者积极响应“五进”的要求,以模型展示和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们普及波浪知识、智能化技术应用和绿色低碳环保理念。3月28日走进紫云中学,参加了天津市滨海新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阶段性建设成果展示交流活动,4月18日和5月20日,先后走进天津市滨海新区福州道小学和天津市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学校开展进校园活动。全年共开展进校园活动3个,参与人数1000余人。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2024年5月19日至6月1日科技活动周期间,科普基地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交通运输创新活力”为主题,举办了10场科普研学活动,吸引了来自天津市大中小学师生及家长共计1300余人参与。活动通过现场讲解、播放科普视频、观看模型实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了解波浪的概念、分类及形成过程,了解离心机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研究内容及应用方向,学习船只通过三峡大坝五级船闸的过程及科学原理,了解到交通科技前沿理念。
2024年9月全国科普日期间,科普基地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开展科普研学活动1个,参与人数30人。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2024年,天科所通过单位外网
(https://www.tiwte.ac.cn/#/Platform/376037296404481/376152442142720/0/1)、微信公众号(名称:交通运输部天科院)的科普专栏对外公布科普基地的开放时间、预约方式等信息,在全国科技活动周专场开放日活动和全国科普日活动前,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招募信息,面向社会公众及教育机构招募。同时,天科所也入驻了科普中国科普号,科普号名称为:交通运输部天科院。今年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科普基地开放信息3条,总阅读量约6000人次。我院科技周活动于5月13日通过院公众号启动招募,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5月25日,天津新闻及都市报道60分节目对我院科普研学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天科所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服务工作,全年共有20余人次参与到科普研学、科普进校园等科普活动中。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2024年,天科所投入专项经费约570万元,用于科普展教资源的维修维护、科普基地环境的维护治理、安全设施的维护提升及科普宣传、专兼职科普人员工资和绩效等方面。
天科所不断加强科普队伍建设,联合所内各科研部门共同组建了一支17人的专兼职科普志愿服务团队,科普内容涵盖波浪、泥沙、内河港航、环境、土木工程等多专业领域。为了更好的服务科普工作,积极组织科普志愿者参加天津市科协组织的科普工作人员能力提升系列培训,促进科普工作人员科普政策理论和科学素质工作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特色工作
天科所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实际,从多角度、多渠道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结合科研业务工作积极组织科技成果展览活动
1、7月3日至5日,天科所组织参加了2024中国郑州物流博览会暨内河航运与智慧港口主题展,从争当内河港航科研排头兵、做好智慧港口航道智囊团、用好港口土工科研大设施和树立水运工程管理优品牌四个方面宣传展示了我院科研品牌和综合实力。
2、7月11日,天科所组织参加了2024年中国航海日活动,通过实物模型、图文展板、视频播放等形式,展示了我所科研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受到参会各级领导、代表以及广大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
3、9月22日至24日,天科所参加了以“共创‘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为主题第十六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展示了智能系靠泊、安全生产监测、土工离心机、探海一号等设施设备,通过短片视频讲述深中通道、港口危货、港口大气管控、溢油监测、能源管控等核心技术和应用成效,展示了我院近年来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展览期间,行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媒体、市民近千人到我院展位参观,并与我院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4、9月25日至27日,天科所国家水运计量站应邀参加国家海洋科学技术装备展览会。重点展示了多场景海洋计量测试基础设施设备,以及声学、海洋探测装备计量检测(CMA、CNAS)等多方面产业测试成果,吸引了千余名国内外海洋装备领域专家学者和国内外设备研发企业的关注。
(二)组织科普讲解大赛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24年交通运输科普讲解大赛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预选赛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发掘交通科普人才,普及交通知识,讲好交通故事,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提升交通运输科普传播能力,2024年3月,天科所组织了“交通运输科普讲解大赛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预选赛”。
三、问题不足
2024年,对标对表科普基地管理办法、年度工作计划及各部委对科普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梳理分析,认为在科普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在科普资源的利用和挖掘上还不够深入,不能从多方面进一步挖掘天科所从事的水运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方面的科普素材,在科普展示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2、在科普服务能力的提升上还有欠缺,在如何调动科研人员自愿主动从事科普工作方面的机制还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工作建议
(一)建议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上级管理部门加大科普工作的政策保障支持。
(二)建议在基地的绩效考核方面建立明确的考核指标,以确保基地建设的顺利运行。
(三)建议建立天津市科普交流共享平台,用于各科普教育基地的活动信息发布,同时以此平台为载体搭建面向中小学校科普需求和科普平台供给的沟通渠道。
附件: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简介及开放时间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2025年1月9日
附件: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简介及开放时间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渤海十二南路1739号,基地占地面积近19万平方米,建有大比尺波浪水槽实验厅、土工离心机实验室、大型海港内河综合实验厅、计量实验厅。主要从事海港和内河长河段物理模型试验、波浪非线性理论及特性研究、泥沙起动机理及垂向分布规律研究、波浪-地基-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水运工程岩土理论研究、交通水运行业计量检定及计量标准研究、海洋生态环境调查等专业方向的研究工作。被交通运输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等认定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一、大比尺波浪水槽实验厅
大比尺波浪水槽长度达456米,能够产生3.5米的波浪和每秒15立方米的水流,是世界上尺度最大、造波能力最强、功能最齐全的大比尺波浪试验水槽。通过现场观摩、PPT讲解等手段,展示水运科技的发展成果,了解大比尺波浪水槽的主要研究功能及应用领域。
二、土工离心机实验室
土工离心机实验室内建有最大加速度达250g的大型土工离心机,是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使用的最大的一台。配备了先进的水平/垂直二维振动台、多自由度机械手、降雨装置、造波系统及潮汐发生装置,可进行水运工程岩土理论、海洋土特性、港口工程全寿命理论、自然灾害模拟与反演技术等研究。
三、大型海港内河综合实验厅
大型海港内河综合实验厅长440米、宽100米,主体钢屋架采用体内张拉预应力张弦结构,中间无任何支撑立柱,可针对内河长河段系统整治、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建设及深水航道整治、特殊自然环境下的水运工程建设、船舶航行、建筑物安全保障和水上溢油应急等问题,开展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目前厅内建设有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物理模型、悬浮隧道试验水池等十余个物理模型。
四、计量实验厅
国家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是国家依法授权的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计量实验厅内建有六面消声水池、水深与流速检定水槽、波潮水塔等大型计量设施以及300余套计量检定校准装置,可面向全国开展材料、地基与结构、水文、港口机械、环境监测、管线检测等基础计量检定、校准、测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