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江苏省泰州市科技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度科普绩效自评报告

泰州科技馆
原创
举办公益性科普展览,开展实验教育、科技文化交流活动等
收藏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在 2024 年度的科普征程中,我馆的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扎实有序。目前,泰州市科技馆科普工作由泰州市科技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陈智生同志分管负责,陈智生书记常年深入科普一线调研,宏观调控各部门工作,协同推进科普工作创新发展。

我馆设有教育活动部和展厅管理部专题负责展厅活动开展及展品、展项科普,教育活动部团队成员包括物理、新媒体等多领域专业人才,从活动策划到执行落地全程精心操持,展厅管理部成员扎根展厅,全心全意为观众的展厅参观保驾护航。

在年度工作计划中,市科技馆对照省科普场馆协会有关要求与建议,积极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全年不少于4场主题临展活动、签约12家馆校合作学校、 举办不少于4场“大咖来啦”等,由教育活动部负责具体实施,与基地发展紧密协同。

为保障工作质量,我馆精心制定了涵盖讲解、展品维护、活动筹备等多环节的科普工作制度,确保每项工作有章可循。此外,还出台了各项激励政策,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在争优评先、奖金分配上予以倾斜,全方位激发科普活力,为基地科普成效筑牢根基。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对外开放天数或服务公众天数:256天。

——每年服务公众人次:29.36万人次。

——科普场所面积:8096平米。

——场馆和设备是否有升级和更新:无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科技夏(冬)令营、科技竞赛、)情况:活动数量5场,参与人数400人次

——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发放资源包)情况:活动数量2场;参与人数250人次。

——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展厅教育活动)情况:活动数量596场;参与人数39880人次。

——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团队接待)情况:活动数量64场;参与人数17898人次。

——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馆校合作)情况:活动数量19场;参与人数5250人人次。

——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品牌活动:大咖来了、科学故事荟、科学大派对)情况:活动数量6场;参与人数98500人次。

——进校园(泰州市科技馆送教进泰州实验学校、靖江市实验学校、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靖江市新桥城实验学校、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等14所中小学校):活动数量49个;参与人数6000人。

——进社区(泰州市科技馆送教进城西街道进林机社区和头营社区、凤凰街道向阳社区和天德湖社区)活动数量6个;参与人数110人。

——进企业(泰州市科技馆将中国流动科技馆泰州换展项目进江苏万林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活动数量2个;参与人数45188人。

——进乡村(泰州市科技馆送教进泰州市姜堰区马庄中心小学、泰州市大冯中心小学、泰州市塘湾小学、戴南镇张郭学校、兴化市陈堡中心小学等6所农村学校,参加“2024年泰州暨靖江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活动数量19个;参与人数2100人。

——进机关(泰州市科技馆研学进泰州市海关科普展示体验馆、进泰州市机关食堂发放科学嘉年华宣传手册)活动数量6个,参与人数750人。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全国科普日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情况:活动数量34个;参与人数5.8万人。

元旦专题活动数量17个;参与人数约1500人。

春节专题活动数量23个;参与人数约3000人。

元宵节专题活动数量12个;参与人数约1000人。

五一专题活动数量18个;参与人数约3000人。

中秋节专题活动数量16个;参与人数约2000人。

国庆活动数量26个;参与人数约8000人。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面向公众提供预约的平台主页链接。

团队预约

http://www.tzkjg.com/guestbook/default.asp?type=2
——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情况(泰州科技馆网站、泰州科技馆微信微信公众号、泰州科技馆小红书账号)。

1.泰州科技馆网站:http://www.tzkjg.com/2024 年发布新闻稿256篇,总阅读量 294340

2.泰州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泰州科技馆
2024 年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37篇,总阅读量191625

3.泰州科技馆小红书号: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58cd01c00000000220125da

2024年更新小红书笔记138篇,内容涵盖科技馆参观攻略、展览介绍、科普知识分享等多个方面,阅读次数59934,收藏次数652,评论次数707,分享次数960,获赞和收藏1627,回复用户私信和评论两百余条。

策划小红书春日摄影大赛和五一趣哪儿玩活动完成小红书账号冷启动,春日摄影大赛参与人数115人,活动笔记浏览量 4829 次,话题浏览量6922次,点赞 226 次,评论数 215 次,收藏 182 次,笔记分享 170 次。五一趣哪儿玩活动利用小红书的评论功能,活动参与人数35人,笔记浏览量979次,笔记点赞数 17 次,笔记收藏数9 次,评论数49 个。两次活动期间,小红书笔记总观看量为 15139,观看总时长 78 小时,主页访客 1356,点赞 218,收藏 174,评论 178,笔记涨粉 344,笔记分享 236。根据活动数据,82% 的观众为女性,参与活动的用户年龄主要为 25-34 岁,这与小红书平台主流用户特点及科技馆账号粉丝主要群体相符。

——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数量和总阅读量。

发布信息518 条,总阅读量 640561

1.泰州科技馆网站

2024 年发布新闻稿256篇,总阅读量 294340

2.泰州科技馆微信公众号

2024 年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37篇,总阅读量191625

3.泰州科技馆微信视频号

2024年,微信视频号更新视频53条, 播放量 40219,其中大话集成电路视频48条,科普及活动短视频内容5条。活动直播方面,进行了5场直播活动,用户参与度和活跃度显著提升。

4.泰州科技馆小红书号

2024年更新小红书笔记138篇,内容涵盖科技馆参观攻略、展览介绍、科普知识分享等多个方面,阅读次数59934,收藏次数652,评论次数707,分享次数960,获赞和收藏1627,及时回复用户私信和评论两百余条。

5.泰州科技馆抖音号

2024年更新抖音内容20条,视频获赞1266,播放量54443,策划制作短视频《当泰州科技馆遇到课本,适配度满分》《泰州市青少年科学嘉年华燃爆现场》《凶猛的“鳄雀鳝”》《酷炫好玩,超有趣的电磁大舞台》《“与江共生”长江科普展来啦,来泰州科技馆过高质量暑假》《暑期科技盛宴,创新火花,在这里璀璨绽放!》等,其中《“与江共生”长江科普展来啦》视频播放42000次,点赞354次,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6.泰州科技馆科普中国科普号

2024年,科普中国科普号上传活动内容 14条,包括《“小小中医梦,岐黄路上行”活动走进泰州市科技馆》《海光小蝌蚪儿童之家小朋友走进泰州科技馆》《大学生志愿者国庆展厅服务风采》等。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人数(或人次)。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年度科普工作经费投入:325.87万。

——专、兼职科普人员数量:分别专职42人,兼职691人。

二、特色工作

结合本行业、本地区实际组织开展的特色工作情况。
——特色科普品牌名称(选填):“科学嘉年华 欢乐你我他”

1.活动简介

本次“科学嘉年华”活动,作为泰州市青少年科学教育“点亮”工程重点活动的集中展示,以“探索科学奥秘,享受科技乐趣”为主题,结合科普展览、互动体验、科普讲座、科技竞赛等多种形式,在2024年9月15日-10月7日期间为广大青少年奉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展示了科学的魅力,取得了显著的科普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品牌活动。

2.活动特色

(1)活动内容丰富

本次“科学嘉年华”活动内容丰富多元,涵盖11大主题28项具体活动项目。既有“与江共生”长江科普展和“启蒙好奇心,科学伴成长”两大主题展览,又有生态环境大保护理念的高端专题科普讲座,科普剧(科学秀)集中展演、大型互动体验活动;更有馆校联动,丰富多元的社团活动比拼展示科技竞赛能力。

(2)活动项目原创

本次活动注重原创科普项目开发,联合中科馆和省科协科普服务中心共同策划和实施了两大主题科普展,围绕主题展览自主开发“白鲟挽歌”“微笑精灵江豚”“三峡大坝中的科技”等6节配套教育活动课程。同时,自编自导的《天问》《色彩派对》《柠檬特工》等科普剧、科学实验秀展演剧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认可,场场爆满。自主开发制作的“轻功水上漂”“拉不开的书”两大大型互动体验科普活动项目更是让公众过足了瘾,参与感大增。

(3)活动形式多样

本次“科学嘉年华”活动形式上力求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室内展览与讲座等科普活动,还结合户外互动体验,使活动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长江生态大保护专题讲座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方式,扩大了活动影响力,吸引4万多人关注。此外,增设科学表演秀、科普剧场等艺术化表现形式,让科普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大型户外互动体验项目成为一大亮点,为观众带来强烈的直观感受。为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创新热情,加强馆校间互动合作,精心举办“智力七巧板创意拼搭”科技竞赛,通过校园科技社团活动、校园选拔赛、现场决赛等形式,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4)活动效果显著

本次活动注重实效性,不仅在活动过程中注重科普知识的传播,更在各场次活动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估。通过收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活动进行总结,为今后的科普活动提供更好的经验和借鉴。活动吸引了近10万人次参观体验,参与人数超过了预期目标。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受到了广大参与者的好评,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此外,通过印制宣传手册、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和各级媒体的关注报道,活动的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社会影响

根据最新调查数据统计,泰州科技馆今年的访客人数近30万人次,基本与去年持平。实践证明,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展览教育活动是促进游客数量显著提升的核心策略。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多次回访体验,也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素材。本次科学嘉年华共获得各级媒体46篇次的报道,其中国家级省级媒体的报道1篇次,省级媒体的报道达到21篇次,市级媒体的报道为24篇次,有效扩大了活动传播范围和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三、问题不足

在开展科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

1.基地发展(展览展示)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地科普教育基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时,受客观因素限制,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等设备,后续的设备更新维护、软件升级费用高。

拓展新媒体传播方面,运营团队专业度欠缺,对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与用户喜好把握不够准确,发布的科普文章、视频、图片无法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吸引粉丝关注,缺乏有效的互动策略与运营技巧,粉丝粘性不足,难以形成稳定的科普受众群体。

2.基地发展(教育活动)方面:

在为不同受众群体设计定制化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受众细分的调研不够深入和精确。我们尚未充分理解各个群体特有的兴趣偏好、知识背景以及学习节奏。随着社会公众对科普内容需求的迅速增长,传统的科普教育方法和设施已无法满足他们的期待,因此,基层科普教育基地亟需提升其科普教育的创新能力。在建立活动跟踪与反馈机制方面,目前公众意见的收集渠道较为单一,这限制了我们获取的反馈信息,往往仅限于表面性的意见,难以深入探究公众的真实体验和改进建议。这使得根据反馈调整和优化活动方案变得颇具挑战。

培养专业的科普教育团队也遭遇了挑战,内部培训课程既缺乏系统性也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工作人员多样化学习需求,难以迅速提高他们的科普教育专业素养。此外,具备相关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科普人员极为稀缺,而吸引外部人才的努力也显得力不从心。

四、工作建议

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建议。对象选取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整体组织。

1.强化顶层规划,构建健全的长期建设机制。构建健全的多元化科普资金投入机制。政府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在整合各级科普项目奖励资金的基础上,同时加大对科普教育基地的奖励力度,加强引导,重视宣传,充分利用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提升社会公众对科普教育基地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基地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科普创作人才,设立专项人才资金,配备相关学科性强、专业性强的科普人员,改变目前仅依赖兼职人员进行科普的状况。同时,根据基地的特性,邀请行业专家、优秀科普教育基地辅导员到基地进行讲学、授课,不断拓展科普教育人员的视野和知识技能。加强馆校联系、促成馆校合作,让科普场馆助力“双减”教育服务。开展学校与科普场馆结对共建,学校可以聘请科普场馆的科普工作者,和教师共同策划开展适合青少年的优质课后服务。”

3.坚持需求反馈导向,提升科普创新能力。加强工作指导,鼓励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系列创新活动,并设立专项创新创优资金,激励各科普教育基地创新科普活动形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

附件:基地最新简介和开放时间

泰州科技馆简介

泰州市科技馆位于天德湖公园中心湖东北角,原为江苏省第六届园博会主展馆,建成于2009年。201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其改建为市科技馆,该建筑南北长近200米,东西宽61.3米。为地上四层钢结构,总建筑面积16590平米,常设展厅4846平米,短期(临时)展厅660平米。2016年1月,市科技馆建设被纳入市委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重点建设任务; 2月,市科技馆(江苏省抗震防灾科教馆)布展工程被列入市级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4500万。2018年4月建成对外开放。

科技馆一层为儿童科学乐园,设置了欢乐亲子园、奇趣自然、戏水天地、快乐城市等展区;二层为科技馆主入口,设置了序厅、临时展厅、数学天地、力与运动、声光奥秘、电磁探秘等,三层设置了球幕影院、动感影院、科学秀舞台、生命与健康展区;四层为报告厅和青少年创客空间,设置了机器人、航模、3D打印、迷你加工、比特实验室、手工坊等六个工作室。

泰州科技馆开放时间:开馆时间为9:30-16:30,16:00以后停止进馆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阅读理解
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