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科普宣教科设有专门科普团队,由动物园副园长牵头领导指挥,成员涵盖动物饲养专家、科普讲解员、科普活动策划人员等各司其职。制定完善的科普工作制度,依据动物资源、受众确定目标,专家、饲养员提供资料,创作图文展板、科普手册、线上推文、视频,确保知识精准有趣。同时动物园制定了完善的激励和支持科普的政策,号召饲养员积极制作动物科普短视频并定期进行评比。对于积极与学校、社区、科研机构开展科普合作的部门或员工,给予一定奖励,在合作过程中,动物园提供必要的协调和联络支持,例如帮助联系学校安排科普进校园的时间等。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2024年北方森林动物园科普教育基地全年开放313天,接待游客量24.8万人。科普场所面积1580000平方米。是集野生动物饲养、动物繁殖、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今年为了提升公众动物保护意识,扩建了科普馆,采用更先进的展示技术和更具感染力的展示方式,希望能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生存现状和面临的威胁,从而增强公众对动物保护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1. 云科普直播:线上吸睛引流
全年开展了十六场直播,专业讲解搭配丰富展示,带市民沉浸式探秘动物世界。国庆六场直播热度飙升,日均近万人观看,互动频繁,获平台推流,涨粉近千,为游客出行出谋划策,广受好评。
2. 科普微课堂:社群精准科普
园内迎新动物时,便在微信群开展公益科普,长期知识输出,沉淀大批忠实粉丝,夯实群众基础。
以上是在北方森林动物园内开展的科普活动情况,活动数量共计18次;参与人数近50000人。
3. 校园行:科普润童心
动物园科普讲师团先后走进文昌小学、南岗区综合实践学校,呈上“开启动物奇遇 探索自然奥秘”科普盛宴。讲师妙讲大象、长颈鹿等珍稀动物知识,活动形式多元、内容出彩,文昌小学反响热烈,既充实校园文化,又拓宽学生知识面,广受师生赞誉。科普团队步履不停,走进5所学校、幼儿园,依不同年龄段“定制”科普方案,借动物标本、专业讲解,为千余名师生送上知识“礼包”。连续五年参与科普体验行,累计接待市民超 3000 人次,尽显科普基地担当。
4. 社区行:拉近邻里与动物距离
暑假期间,动物园携科普知识“串门”,走进多个社区。知识讲座、标本展示、互动游戏等形式轮番登场,居民踊跃参与,直观了解动物习性,收获科普资料。活动加深园社合作,丰富社区文化,提升居民动物保护意识。
5. 公园行:休闲中涨知识
动物科普进公园公益活动现场,专业人员细说动物特点、习性,答疑解惑,引得小朋友们好奇心“爆棚”。活动为市民休闲时光添彩,赢得游客好评,让动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6. 福利院行:传递爱与希望
发挥科普公益职能,动物园为儿童福利院的孩子敞开大门,安排畅游活动;科普团队入福利院授课,用知识与爱心,驱散孩子们心头的阴霾。
以上是动物园科普人员“走出去”开展的科普活动情况,活动数量合计11次;参与人数约10000人。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1.“爱鸟周”守护候鸟,共筑生态家园
爱鸟周之际,园内盛大开展“完善保护体系、护佑候鸟迁飞”主题宣传活动。活动聚焦候鸟,深挖保护价值,向公众普及候鸟知识,阐明栖息地保护的关键意义,借此强化大众生态保护观念,播撒爱鸟护鸟的“种子”,力邀全民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天地。
2.全国科普日:线上开启动物探秘之旅
9月15日—25日,北方森林动物园紧扣科普热潮,趁全国科普日之机,精心打造“开启动物奇遇 探索自然奥秘”动物科普公益课堂。园内资深的动物科普讲解员化身知识“引路人”,在微信群凭借绘声绘色的讲解,搭配妙趣横生的互动环节,把北方森林动物园的珍稀动物“请”进了校园。让学生们在校内就能获得了大量的动物科普知识,增强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活动数量合计2次;参与人数2000余人。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北方森林动物园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我园动物科普文章,全年发布科普内容90多篇;发布科普活动信息20次,网络招募科普活动参与者,及时更新科普活动信息及成果,便于市民第一时间获取科普活动信息和资源,更好的参与科普活动。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抖音号精心制作 40 余条动物短视频,投放向日葵科普抖音号、B站 等平台,拓宽知识传播广度。
微信公众号: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抖音号: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281823514 向日葵科普。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数量300余条,总阅读量10万余次。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北方森林动物园在重大节假日及人流高峰期设立了科普志愿咨询服务台,由党员及科普人员组成的科普志愿服务队伍,为游客提供贴心的志愿服务,确保游客第一时间获取游园信息及动物科普知识,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人数达到30余人次。
(7) 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北方森林动物园全年科普经费投入15万余元,用于科普说明牌更新、科普展示及宣传板制作、科普进校园经费、科普活动费用。科普管理者6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科普志愿者30余人。
二、特色工作
结合北方森林动物园地处我国最北方高纬度地区的特点,开展了具有北方特色的科普内容。
1、 开展了非洲动物在高纬度地区的生活,针对河马、犀牛、大象、长颈鹿等非洲动物,进行了主题为“动物园里高富帅”、“且行且珍‘犀’”、“长颈鹿的生活”等主题的线上科普内容,讲解了非洲动物在北方地区的环境适应情况,它们在春夏秋冬的生活状态,北方森林动物园为这些非洲动物跃动进行了哪些准备工作等。
2、 开展了本土动植物保护教育科普宣传活动。对北方地区特有动植物进行了生存现状、气息环境等内容讲解,如“北方森林动物园里的“狼”、“东北虎在东北”、“东北地区耐寒植被——云杉、白桦、樟子松”等北方特色动植物科普主题,呼吁市民关注和保护本土物种,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3、 动物园科普体验行关注儿童福利院,这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由动物园发起,邀请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前来,旨在为这些特殊儿童提供亲近自然、学习动物知识的机会。孩子们平日接触外界较少,此次出行能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各种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物种保护等科普内容,拓宽视野,感受生命的多样与奇妙。通过科普人员的精心安排,配备专业讲解员,全程保障孩子安全,让他们在温暖关怀下度过欢乐又充实的科普之旅,收获知识与美好回忆。
三、问题不足
通过走访学习了一些南方动物园的科普工作,看到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科普内容单一或重复,一些科普文章和活动缺少创新;科普资源不足,科普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导致科普效果未达到最佳。我园应拓展思路,大胆想大胆干,充分利用北方森林动物园的动物、植物、人力、环境资源,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开展内容更加丰富的、形式更加多样的、辐射更加广泛的科普内容及活动。
四、工作建议
1、加强农村科普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素质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合农村的科普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学校科学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
2、加强科普教育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科学素养。加强科普教育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组织科普管理者、科普讲师及志愿者参加科学教育培训和交流活动,鼓励科普人员开展科学教育研究和实践。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
202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