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它居然是蜘蛛的近亲!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官方账号
收藏

清代聂璜的《海错图》中记载了这样一种生物:“背刚腹柔,形如缺正。一口当胸,其足二九。”它长得像巨大的螃蟹,有四只眼睛和长长的尾巴。背部呈黑绿色,而腹部和爪子则是黑紫色。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一-珍贵的海洋活化石“鲎(hòu) ”。

《海错图》中绘制的中华鲎:看着是不是有点像蜘蛛呢?其实他们与蜘蛛是“近亲”哦~

鲎是什么?

鲎是肢口纲剑尾目的海生节肢动物,它的祖先最早诞生于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原始鱼类刚刚问世,恐龙还没有出现。鲎与大名鼎鼎的三叶虫是“亲戚”,曾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现如今,三叶虫早已灭绝,鲎在全世界也仅存2亚科3属4种。

① 美洲鲎

(Limulus polyphemus)

别名:马蹄蟹

分布于北美地区,美国的缅因州、佛罗里达州南部和东海岸;墨西哥湾、尤卡坦半岛。

② 圆尾鲎

(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别名:蝎鲎

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

③ 中华鲎

(Tachypleus tridentatus)

别名:中国鲎、三棘鲎、东方鲎

分布于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

④ 南方鲎

(Tachypleus gigas)

别名:巨鲎

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

鲎的血液十分珍奇,是淡蓝色的。1956年生物学家Fred Bang发现鲎的血液遇革兰氏阴性菌时会产生凝胶,随后的研究表明是细菌释放的内毒素激活了鲎体内的免疫细胞--阿米巴样细胞,从而引起凝胶反应。根据这一特性建立了鲎试验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因此,对鲎的血液进行特殊处理制成的检验试剂--“鲎试剂”,也被称作鲎阿米巴样细胞裂解物

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出微量细菌内毒素的存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内毒素败血症、菌尿症、革兰氏阴性菌脑膜炎等的快速早期诊断,也用于食品检验和部分药品细菌内毒素限度的检验。此外,鲎血液中的多种活性物质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癌细胞分化等功能。

然而,随着鲎试验法的广泛应用和暂时不可替代性。在地球上生存了四亿年的鲎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躲过”了“二叠纪大灭绝”的它们,能否渡过这一次难关呢?这亟需我们唤起保护意识:

200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鲎专家组为了更好地推动全球鲎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举办了第一届国际鲎科学与保护研讨会,之后每隔四年便会召开一次研讨会。

2019年3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将中国鲎在IUCN红色名录中的等级从“数据缺乏”更新为“濒危”。

2019年6月20日,在广西北海,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发布《全球鲎保护北部湾宣言》,将每年的6月20日正式定为“国际鲎保育日”。

2021年2月5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中国鲎、圆尾(蝎)鲎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如何保护?

鲎资源的保护方法: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拥有鲎资源的国家。然而根据调查显示,广西北部湾鲎的数量从90年代以前的60-70万对,骤降为2019年的约4万对。面对这一紧急情况,一方面要对鲎资源止损,需要多部门联动制定合理有效的鲎资源保护制度,严打中国鲎灰色交易,研发“鲎试剂”的替代产品;另一方面也要有效扩充鲎资源,利用人工繁育技术保障野生种群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发展人工养殖种群满足社会对鲎资源的需求。让我们同心守鲎,共护家园!

评论
无为通达
学士级
保护鲎资源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公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制度、研发替代产品、利用人工繁育技术、发展人工养殖种群以及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等措施,我们可以共同守护这一珍稀的生物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5-01-17
畜牧兽医知识科普
贡士级
《海错图》中的鲎,竟是蜘蛛的近亲,这一发现让人大开眼界。其独特的形态——背刚腹柔、四眼长尾,让人印象深刻。鲎作为海洋活化石,承载着亿万年的生物进化史,是自然界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2025-01-17
科普中国●yling
庶吉士级
珍贵的海洋活化石鲎,跨越五亿年悠悠岁月,历经数次物种灭绝浩劫,顽强地存活至今。这一珍贵物种,承载着地球生命演化的漫长记忆,其价值无可估量。我们绝不能让它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黯然消失。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是我们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齐心协力,积极行动起来,守护野生种群的繁衍生息,守护自然生态的和谐平衡。同心守鲎,就是守护我们共有的美好家园,守护生命的多样性与地球的未来 。让我们携手,为鲎的生存与繁衍贡献力量,让这古老的物种在地球上继续绽放生机。
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