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工作绩效自评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
原创
集科研试验、实践教学、科普培训为一体
收藏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1)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一直有领导分管科普工作,现由院党组副书记蔡新民领导分管科普工作。(2)有专门的部门组织实施科普工作,部门名称为园艺中心科普园。(3)每年都将科普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4)制定了三明市农科院科普教育基地工作制度。(5)专兼职人员科普工作有纳入单位绩效考评。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全年向公众提供科技下乡、科技咨询、农民培训、大学生实践、中小学生参观学习、科普进校园等科普服务工作,基地科普场所面积178600 平方米,其中场馆面积 20000 平方米,室外面积158600 平方米,基地每年开放300天以上,2024年累计接待观众量16万人次以上。

2024年对院史馆的部分设备进行了升级,安装了65寸触控一体机1台、55寸和43寸卧式查询一体机各1台;科技特派员成果展示厅的展板及布局进行了升级更新,把普通展板升级成了灯箱展示面板,灯箱展示面板利用光源和画面的结合,呈现出动态、立体的视觉效果,相比传统展板的静态展示,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1、全省科技特派员成果现场推介对接活动

2024年11月5日,由福建省科技厅、三明市政府主办的全省科技特派员成果现场推介对接活动在三明市农科院举行。省科技厅、市政府等领导、省科技特派员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全省科技特派员及相关企业、设区市科技局及农科院所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通过现场观摩和会场推介两种方式结合。现场观摩在三明市农科院设置了各类成果展示区14个,总面积100亩,展示了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提供的近156个作物新品种以及二三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及新模式等200余项。三明市农科院展示了自主选育的水稻、花卉、蔬菜、甘薯、玉米、药用植物等56个新品种。经过推介对接,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达成合作项目270个、合作金额7600余万元,促进了科技特派员与需求企业的有效互动和精准对接,让科技特派员服务更加适应基层需求、符合市场化导向。

2、沪明合作—农业科技成果展示推介活动

2024年11月12日,沪明合作—农业科技成果展示推介活动在三明市农科院圆满落幕。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领导、三明市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三明市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及农业企业代表共150人参加活动。通过推介对接,9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并现场签约。此外,活动还设置了路演推介环节,上海市农科院及我院有关单位推介了最新研发的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为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

3、“花开两岸 香聚沙县”2024年海峡两岸(三明)山区特色花卉产业交流会暨“双招双引”专家三明行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两岸花卉产业交流、融合发展和推动花卉新品种的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2024年12月1日至3日,我院承办了“花开两岸 香聚沙县”2024年海峡两岸(三明)山区特色花卉产业交流会暨“双招双引”专家三明行活动,来自台湾宜兰大学、上海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29家高校、科研院所及台湾客商、企业等120余位嘉宾参加活动。本次活动,不仅搭建了一个全国花卉产业顶尖专家学者交流研讨的平台,也为海峡两岸花卉从业人员搭建了一个融合发展的平台,更为沙县区特色花卉搭建了一个“走出去”的平台。

4、“科技下乡 助力三农”活动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全体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开展“科技下乡 助力三农”活动,专业涉及水稻、蔬菜、花卉、旱地作物、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食用菌等,每年有三分之二的人被选任为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接服务农业类企业、合作社、农业种植户等。每年在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组织专业科普服务队伍进行特色科普主题讲座、农业科普知识宣传等;2024年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20批次,科技下乡-田野地头现场授科技、解难题等活动100余次以上;累计受众人数达10万人次以上。

5、大中专院校学生实习实践活动

2024年我院基地共接待大中专院校学生实习实践415人,其中包括中、长期实习生20人。实习实践活动分为实操实践和上课学习两个阶段,这不仅让他们了解学习到现时代最新的农业科普知识,还让他们亲自体验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使他们对科学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并对科学技术产生一定的兴趣,为以后的科研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6、植物科普进校园活动

2024年本基地共开展科普进校园4次,不仅为同学们带去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并教同学们动手种植一米花园、一米菜园以及白掌、多肉等各类小盆栽植物,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技魅力。2024年累计服务学生2500人次以上。

7、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以课外实践为契机,拓展幼儿园小朋友及中小学生的科普殿堂。对他们进行植物启蒙,植物功能性、应用性科普,科普教育、实践教学等科普工作。2024年累计接待幼儿园小朋友春秋游活动及中小学生“多彩生活 快乐体验”等科普志愿服务活动10次以上。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5月28日我院开展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的全国科技活动周集中宣传活动。9月11日,在第21个全国科普日来临之际,我院围绕“探索基因奥秘:辣椒杂交的奇妙之旅”为主题开展农业科普教育活动。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9月20日,我院开展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

2024年我院被评为2024年福建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本基地会在基地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及时公布开放新成果、新技术、科技下乡服务、科普培训、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及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2024年累计发布此类信息232条、总阅读量10000余次以上;并会在慧农信及福建省科特派等平台及时答疑企业、种植户所遇到的问题。

2024年在央视、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新闻3篇,其中我院围绕“探索基因奥秘:辣椒杂交的奇妙之旅”为主题开展的农业科普教育活动获央视报道。

基地网址:http://www.smnks.com.cn/

基地云平台:http://www.smnks.com.cn/nky.html

科普中国科普号:https://cloud.kepuchina.cn/ucenter/newindex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2024年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20批次,科技下乡-田野地头现场授科技、解难题等活动100余次以上;累计受众人数达10万人次以上。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本基地每年有稳定的科普经费投入,并设置经费专项代码,2024年度科普工作经费投入34.3万;基地配备专职科普工作人员10名,兼职科普志愿者25名。

二、特色工作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全体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开展“科技下乡 助力三农”活动,专业涉及水稻、蔬菜、花卉、旱地作物、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食用菌等,每年有三分之二的人被选任为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接服务农业类企业、合作社、农业种植户等。每年在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组织专业科普服务队伍进行特色科普主题讲座、农业科普知识宣传等;2024年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20批次,科技下乡-田野地头现场授科技、解难题等活动100余次以上;累计受众人数达10万人次以上。

特色科普品牌名称:科技下乡 助力三农。

三、问题不足

在开展科普工作中遇到以下几点问题和不足:1、业务知识能力范围有限,难以满足所有人民群众问题需求;2、科普专项经费有限,开展活动受限。

四、工作建议

(1)建议多组织一些各类型基地之间交流学习的培训、调研等。

(2)以项目建设的形式给予科普专项经费支持。

附件:基地最新简介和开放时间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是以农业科学研究为基础,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科技培训、科普教育、科普宣传、实践教学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基地占地面积450亩,其中水稻育种研发基地120亩,智能玻璃温室6652.8㎡、智能温控大棚21528㎡、标准大棚25400㎡。基地现有科普展教场所178600多平方米,其中室内科普场所面积20000多平方米,包含了植物科普园、真菌标本科普馆、谢华安院士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厅、院史馆等,已收集400多个植物品种,收集真菌标本300余份,可供科学研究和大众科普教育。基地整合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人才优势,长期配备专职科普工作人员10名、兼职专业科普志愿者25名,具备科普教育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实体展示、现场观摩、培训教育、科普宣传等多样化形式营造科学氛围、展示创新成果、弘扬农科精神。

开放时间:上午8:00-11:30、下午14:30-17:30(夏季)14:00-17:00(冬季)

评论
科普5dfc4f1bb909c
太傅级
2025-01-17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5-01-17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太师级
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