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024年度大连市气象局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绩效自评报告

大连气象科普号
原创
大气为本,连心为民 气象科普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收藏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1、大连市气象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由大连市气象局统筹管理,副局长分管科普工作;大连市气象局业务科技处对科普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大连市气象学会秘书处负责科普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区市县局、各直属单位具体执行。

2、每年年末将下一年科普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报上级管理部门审核。

3、制定科普教育基地工作制度及科普志愿者团队管理规范。

4、制定《大连市气象局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对获奖科普工作者进行配套奖励。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1、对外开放天数或服务公众天数:200天。

2、服务公众人次:18万人次。

3、科普场所面积:1000平米。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2024年大连市气象局统一部署了“3.23世界气象日”、“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宣传周”等专项气象科普活动,开展“首席预报员进校园”、“小学生气象科普秀”、“千乡万村科普行”、“科技志愿服务助力气象高质量发展”等特色科普活动,组织开展进农村16次,进社区活动25次,进学校活动21次;举办气象科普大讲堂16次,科普基地接待参观127批次;制作图文类气象科普作品188件,制作视频类气象科普作品117件;线上线下参与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公众人数累计18万人。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1、3.23世界气象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7个;参与人数7.6万人。活动内容分别为:“气象专家进校园”、“世界气象日主题征文活动”、“小小气象讲解员活动”、“气象科普云课堂”、“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开放参观活动”、“气象防灾减灾实地教学活动”。

2、科技周期间举办主题活动5个;参与人数4.6万人。活动内容分别为:“气象青年说”、“与长兴岛应急局联合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参观教学活动”、“小学生气象科普秀”、“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气象科普惠民行”。

3、全国科普日举办主题科普活动6个;参与人数5.8万人。活动内容分别为:“助力全国科普日大连市主场活动”、“云上科普秀”、“科普大咖带你探秘气象”、“气象科普四进活动”、 “<科技兴国,强国有我>科普研学活动”、“气象零距离”。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1、“世界气象日”通过“大连气象微信公众号”面向公众

开展预约,预约平台链接为:

https://mp.weixin.qq.com/s/dNxARChrDHMyx04OwaIboQ

2、基地开放信息通过大连市科技局网站向公众公布相关信息,大连市科普基地导览网站链接为:

https://kjj.dl.gov.cn/art/2024/5/24/art_5004_2331412.html

3、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有3个,名称为“大连气象”,分别为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

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TJdAC7mZ-mK-uetwznxe-w

微博:https://weibo.com/u/2520487393

4、“大连气象”微信、微博、快手、抖音,全年发布图文类气象科普作品317条,发布视频类气象科普作品112件,总阅读量27万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组建科普志愿者团队,100人注册中国科协志愿者、24人组建中国气象学会青年志愿者、17人参加科普基地讲解团队,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优势,有效提升科普水平。2024年19人次取得厅局级以上科普讲解、科普创作比赛奖项,其中1人获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1人获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1人获第十三届全国气象科普优秀作品评选音视频类一等奖,1人获全国科技辅导员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1人被评为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1、年度科普工作经费投入:14.8万元。

2、大连市气象局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有专兼职科普人员30人,科普志愿者170人。

二、特色工作

1、与市委党校合作建立防灾减灾教学实践基地,抓“关键少数”,创“三维研学”。

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融入党校领导干部培训教学内容,创建基地参观、专业讲解、集中授课的“三维研学”方式,气象局局长、气象专家与党校学员面对面交流,对学员进行场景式、融入式教学,强化领导干部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大幅度提高科普效果。完成了面向市委党校、各委办局、区市县党校、乡村一线安全责任人共42批次、近700人的实地教学,涵盖党校市重点班别以及地方企事业单位、区市县应急管理部门等,实现市直各委办局和区市县机关单位气象防灾减灾培训全覆盖。

2、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首届大连市小学生“气象科普秀”竞演活动。

比赛共征集44所学校47个作品,参赛选手们围绕2024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气候行动最前线”,涵盖气象与健康、气象与环保、气象灾害防御、气候变化应对等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气象主题内容,通过讲故事、演唱、舞蹈、脱口秀、快板、相声、小品、舞台剧、演讲、诗朗诵等形式,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寓教于乐,有效推动气象科普活动深入校园,创造科学教育良好氛围,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增强防灾减灾避险意识和能力。

3、“小小气象讲解员”气象科普夏令营活动
“小小气象讲解员”活动主要面向大连市在校小学生,引导孩子们参观大连国家气象观测基本站,亲眼看到了各种气象仪器的运作过程,还有亲自操作体验了一些简单的气象观测设备,如翻斗式雨量筒。经过工作人员的指导孩子们自行组织稿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气象装备进行细致的讲解,通过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学习并讲解气象知识,提高了孩子们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科普意识,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气象科学。

4、局校合作,搭建高校专业学习平台,实现科普基地资源与高校教学有效对接。

联合海军舰艇学院、海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开展实地气象教学和参观活动,主要针对天气预报制作、观测设备学习开展实地教学,共建高校教育实践与气象科普融合模式,推动气象科普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全年接待高校学生实地教学14批次,960人。

5、策划开展多期研学活动

今年下半年依托大连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气象研学活动,以全新的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模式开启沉浸的气象科普之旅,在培养和提高学生防灾减灾自救能力的同时,也多角度展示了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及气象科技工作者风采,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截止年底共开展18期,服务学生1100人次。

三、问题不足

1、支持资金不足

每年组织多个大型活动、开展大量科普宣传工作,缺乏资金支持,严重制约活动的延续与效果。

2、缺少有影响力的科普品牌

全年开展活动众多,但活动主题分散,缺乏具备权威性、专业性、独特性的科普品牌,缺少持续影响力。

四、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建议。

加强对科普基地建设及科普活动的经费支持,确保各项活动持续高效开展。

评论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太师级
2025-01-16
科普5dfc4f1bb909c
太傅级
2025-01-17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