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日常生活中胃不舒服时,总是倾向于吃点白粥、面条,这些行为看似“养胃”,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些你认为能养胃的习惯,可能并不具备养胃效果,长期持续这样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对胃部造成伤害!
1.白粥面条养胃?——长期吃不利于胃健康
老百姓往往倾向于认为喝粥、吃面条是能养胃的。然而,粥和面条唯一的特点,就是它们偏软,底层特质里还是跳脱不出一个字:“碳水化合物”。
白粥与面条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水分,确实易于消化,然而其营养成分相对单一。长期依赖此类食物作为主食,不仅无助于提升胃部健康,反而可能因其营养不足而无法实现所谓的“养胃”效果。
2.吃粗粮能养胃?——食用过多会不易消化
近年来网上大肆宣传食用粗粮的养生妙用。然而很多粗粮并不容易消化,如番薯、芋头、糯米等食物。食物对身体是否有益其实和个人体质有很大的关系,粗粮要适量食用,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3.热水能养胃?——太热可能会烫伤黏膜
饮用过热的水会对人体的口腔、咽喉、食道以及胃部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这种高温刺激很可能导致黏膜受损,出现水疱、破溃等烫伤症状,并伴有剧烈的疼痛感。———
此外,持续的高温刺激还可能扰乱胃肠的正常生理功能,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因此建议大家在饮水时将水适当放凉至温热状态再饮用。
4.热牛奶养胃?——或影响胃病治疗效果
为了缓解胃部不适,有些朋友喜欢喝一杯温热的牛奶。牛奶进入胃部后,可以稀释胃酸并短暂形成一层保护膜,短期内确实可以缓解某些胃部不适。
但从长期角度看,喝牛奶会促进胃酸分泌。对于那些因为胃溃疡正在进行抗酸治疗的朋友,喝牛奶反而会加重病情。
另外,如果患有乳糖不耐受,喝牛奶可能会引发腹泻,从这个角度牛奶也不能算是养胃的食物。
5.苏打饼干养胃?——其实没有实质效果
苏打饼干凭借内含的碱性碳酸氢钠成分,能有效中和体内过剩的胃酸,从而迅速减轻因胃酸过多引发的烧心症状。然而,它对于胃部健康的维护并未展现出实质性的疗效。
注:图片源自网络,仅作为科普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