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磨砺初心,冶金地质王永基的不朽人生
在地质勘查这条漫长而充满挑战的征途中,有一位老人,他以80多岁的高龄,依然坚守在找矿的第一线,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他,就是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的找矿老专家——王永基。
王永基。湖北省十堰市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曾任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总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理事、湖北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地质勘查工作,参与和组织领导了湖北省阳丰山矿田铜金矿勘探、鄂东铁矿山深部找矿、湖南省桃江响涛源—祖塔锰矿详查、广西靖西县茶屯详查等工作,为国家提交优质铁矿储量锰矿储量上亿吨,锰矿储量1亿吨,铜金属储量120万吨,金储量50吨。他主持制定了2002-12-17发布,2003-03-01实施的《铁锰铬矿地质勘察规范》,撰写了《中国北纬23度带氧化锰矿》、《菱铁矿床与接触交代矿床的可能联系》、《褶皱构造与隐伏矿床预测》、《在扬子板块基底变质岩系中找白钨矿的初步分析》等多篇论文。这就是王永基,一位用行动诠释科学家精神的地质勘查专家。”
他的故事,就像他找到的矿藏一样,丰富而深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地质情缘:王永基的找矿人生启航”
对于身处湖北郧县(当今十堰市)17岁的王永基来说,第一次见到庞大的机动轮船货轮是新鲜的,看着工人师傅正热火朝天地开着钻机往地下钻进更是新奇。原来,这是为丹江口水库选择坝址的地质工程勘察队,正做水文工程地质勘察。听到工程师们介绍,他们这个钻机要打200米深,不仅可以用于找坝址,还可以用于找矿,为我们国家建设提供资源。
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工业发展急需人才和资源……水文勘察,地质勘察对国家建设是的重要程度在少年心中萌根发芽,在高考后第一志愿就选择了专为新中国的冶金工业而生的高等学府——中南矿冶学院,开启了60余年的找矿人生。
“首次项目:王永基的地质实干之旅”
从学校学到的是理论知识,但只有通过不断野外实践中,才能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地质工作者。
1970年,调入冶金部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前身)604队工作后,王永基承担了人生中第一份地质工作:从鸡笼山、封三洞到江西东雷湾105平方公里的1:10000地形地质图的填图。通过两年的人力定点、手工测量、手工绘图工作锻炼后,不仅圆满完成了地质图的绘制(至今仍在应用),而且使他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划分、岩体分布有了全面系统清晰的认知。
“找矿成果:王永基的矿业辉煌生涯”
突破传统认知,引领鄂东地质勘探新篇章
封三洞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成矿带西段的鄂东成矿区内。从1950年就有人尝试在花岗闪长岩体内找斑岩铜矿,1952年在岩体北缘外的三叠系石灰岩中找铅锌银矿,在均未成功情况下,1958年华东冶金地质勘探公司813队(现中南局603队)在岩体南缘接触带上找到厚大铜矿体(铜金属储量14万吨),这是当年在鄂东地区找到的第一个大铜矿引起轰动。
冶金地质中南地质勘探公司813队(现中南局604队) 从1962年接替813队对封三洞铜矿岩体南缘进行勘察工作,在原有14万吨铜金属储量基础上提高到 25万吨。当时业界笃信“南缘成矿,北缘无大矿”的定论,但王永基与同事们在之前填图、踏勘研究基础上,决定在南缘铜矿勘探工作的同时,对岩体北缘接触带上是否有铜矿进行探索。经分析岩体南缘接触带陡直,北缘接触带地表岩体呈超覆状态,其倾角20-30度,超覆地段均无矿化。为验证北缘接触带是否浅部倾角较缓,向深部是否有变陡的可能,设计了一个500米的深孔进行探索,结果均为花岗闪长岩,说明北缘接触带向深部变陡。在丰富理论基础及钻孔证据下,最终决定在由缓转陡通常为成矿有利部位打了个斜孔,最终打到17米厚的铜矿体,含铜1.2% 获铜金属储量25万吨。“岩体北缘无大矿”这一定论,被王永基彻底改写,也为鄂东地区的找矿打开了新局面。
1974年在该地区岩体内找到可露天开采斑岩型铜矿(铜金属储量20万吨);2012年在封三洞深部开展危机矿山找矿工作,获铜金属储量 14吨。经多年研究工作,合计封三洞铜矿共获得铜金属储量84万吨,并成为一个典型的斑岩型铜矿。丰山地区鸡笼山、封三洞和李家湾三个大中型金铜矿床的金金属储量达到50吨,铜矿储量125万吨.,为找矿工作到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为国家需求而探索:向锰矿进军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锰资源趋于枯竭,而锰的需求量巨大,导致锰矿石进口数量逐年上升。在冶金部的领导下,在王永基等专家的推动下,中南地勘局决定在湖南、广西这两个锰矿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开展锰矿找矿工作。经过反复论证,把突破口选在湖南桃江响涛源锰矿。
原勘察报告中南士冲矿段只见到下层矿,获优质锰矿储量449万吨,在斗笠山矿段获优质锰矿储量318万吨,在认真补勘工作的同时,王永基一边进行大量的深入研究,补勘时发现,锰矿层由南向北往深部连续分布,而且出现两层锰矿层。王永基激动不已——这说明可能是向斜构造核部的矿层,在其两翼,尤其是北翼应该有锰矿层存在!据此,他们提出来一个大胆的地质设计,从向斜南翼的南石冲矿段向北,穿过向斜核部,再往向斜北翼的木鱼山矿段深部进行钻孔控制。最终钻机终于穿透了覆盖地层,发现了向斜北翼深部的锰矿层。向斜构造控矿推测终于被证实了!本次工作获优质锰储量475万吨,且首次发现上层锰矿层,为湖南”桃江式”优质锰矿找矿提供了依据。
在后续黑油洞、毛腊、月山铺和祖塔等锰矿进行了找矿工作,最终提交了优质锰资源储量3000万吨.
退休不褪色,危机矿山再发掘
退休并不是职业生涯的终点,反而激发了王永基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地质科学探索中的决心,他要将毕生的热情奉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王永基受到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的委托,运用他毕生的学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主持编写了《铁锰铬地质勘查规范》。该规范于2002年12月完成编写,并于2003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不仅是对冶金地质系统的认可,也是对王永基先生在铁锰矿产领域深厚造诣的默默赞誉。
2004年,在国家危机矿山大战略部署下,国土资源部危机矿山办公室将大冶铁矿深部找矿这一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需要老专家来指导项目运行,王永基坚定果敢,敢于担当,出任项目技术顾问,并担任监审专家。“
王永基从金山店、程潮铁矿矿化深度,与大冶铁矿现有控制深度进行对比,认为大冶铁矿从-500米到-1000米标高范围有找矿空间;前人提出的深部“三个台阶”成矿规律,第三台阶成矿部位还未证实;磁异常分析,深部还有次级异常存在。结合矿区实际,全面分析,系统梳理,最终有效指导每个钻孔的布置,终于在15线深部发现厚大矿体,实现了该区找矿突破!历时三年的野外地质工作结束后,新增铁矿(333+334)类资源量:铁矿2033.28万吨、铜7.96万吨、金4.94吨、银35.07吨、硫71.38万吨、钴4575.09吨,全铁平均品位43.83%。
该项目成果被中国地质学会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找矿成果”之一,对我国危机矿山深部找矿工作,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接替资源找矿起到了示范作用。
人生经验:王永基的地质感悟与智慧”
王永基先生是一位对地质学有着深厚认识和独特见解的学者。他的地质感悟和智慧,既体现了他对地质学的深入研究,也展示了他敢于突破,开展新领域的探索精神。
首先,王永基先生强调,我们对地质学要有深入的认识,要敢于突破一些过去的认识,开展新的领域。他提出,地质现象要结合时间、空间上的展布来看。他认为,地质工作虽然看的是地面上的东西,但往往与大气圈、水圈有联系,甚至可能与微生物之间也有联系。他提倡从一个狭小的部位联想到更大的空间去思考问题。
其次,王永基先生提出一个地质思路,即时间就是空间。他以喜马拉雅山到长春的地质变化为例,说明长春每年以4公分的距离向东漂移,时间越长,距离就越远,很多裂隙都是这样来的。他认为,时间就是空间,有了空间与深部连接,使深部物质上涌后期氧化,矿也就来了。因此,他主张将地质放到四维去思考。
最后,王永基先生指出,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数据的相互交叉融合会给我们提供新的思路。他坚信,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运用,我们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地质学的新的认识和理解。
“谆谆教导:王永基对冶金人传承的期许”
王永基先生是一位对冶金行业有着深厚感情的专家,他对于冶金人的传承充满了期许。
王永基先生表示,我国正在实施进一步的找矿战略行动,这需要我们在国家绿色勘查的整体要求下,选择国家的需要进行有效的勘查。他强调,冶金人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提倡“冶金为根、地质为魂”,立足冶金优势,尤其是对铁矿、锰矿勘察上,我们要立足国内,放眼于国外。
他指出,我国的铁矿资源虽然品位60以上的富铁矿难度较大,但拥有大量品位百分之三十多的沉积变质铁矿资源,虽然品味稍差,但好选,工业成熟,资源量巨大,因此需要我们统筹规划,建议开展沉积变质铁矿、矽卡岩型铁矿等有效的勘查方法,充分利用我国资源进行勘察。对于锰矿,我们要结合我国锰矿年代特点去寻找。
此外,王永基先生还提倡拓宽工作领域,例如在西南找到了稀土矿,还有别的金矿、铜矿都要扩展,甚至还要扩展到可能跟我们国家的需求的一些非金属的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