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还记得“乘坐”神舟十八号去太空的“鱼航员”吗?它们今年有望再次“出差”太空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还记得“乘坐”神舟十八号去太空的4条斑马鱼吗?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4条斑马鱼和4克鱼藻,作为特别的游客,被航天员带上了太空,就此成功开展了“太空养鱼”之路。

据悉,“鱼航员”斑马鱼今年有望再次出征,协助科学家开展太空环境对脊椎动物肌肉和骨骼发育影响的研究工作。

斑马鱼是原生于南亚地区的热带淡水鱼,除观赏价值外,也是继小鼠和大鼠之后的第三大脊椎类模式生物。斑马鱼具有高效的繁殖能力,每条雌鱼每次产卵200~400枚,从受精卵发育到能游动的胚胎个体只需24小时,充足的“样本”,为遗传学筛选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斑马鱼通过体外受精发育,早期胚胎透明,有利于科研人员完整观察研究其发育过程,当之无愧成为实验室研究的“明星选手”。

此外,斑马鱼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有高达87%的相似度,专家介绍,斑马鱼体型小,具有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早期胚胎透明等特点,科学家可以完整观察研究其发育过程,这对于理解人类生命科学、疾病预防和治疗以及药物研发等意义重大。

神舟十八号任务期间,科学家通过斑马鱼和金鱼藻模拟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这是我国首次在轨建立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了水生生态系统气体平衡和长期稳定运行。该生态系统在空间站稳定运行了43天,获得国际上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的最长时间纪录。

要知道太空微重力环境对人体内多项机能存在影响,包括心血管功能障碍、免疫机能下降、骨丢失、肌肉萎缩以及内分泌紊乱等。这些影响的作用机制一直是空间生物学效应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在太空中的研究将有助于人类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太空环境对基因、细胞和生命整体的影响,为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宝贵的科学数据,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年“鱼航员”们“出差”会带来哪些新收获吧!

审核:新华网科普事业部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科普中国●yling
庶吉士级
“鱼航员”斑马鱼首次在中国空间站实现脊椎动物的长时间培养,为我国今后在太空开展水生生物和生命医学的研究奠定科学基础,为未来人类长期在轨和深空探测提供科学支撑。斑马鱼今年有望再次出征,协助科学家开展太空环境对脊椎动物肌肉和骨骼发育影响的研究工作,将帮助人类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太空环境对基因、细胞和生命整体的影响。
2025-01-19
科普中国●yling
庶吉士级
通过研究斑马鱼在太空的生长、发育、繁殖等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生命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变化规律,为空间生命科学的理论发展提供新的依据和思路。了解太空环境对斑马鱼基因、细胞和整体生命的影响,能够为航天员在太空长期驻留时的健康保障提供参考,为长期太空任务提供可持续的食物来源。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年“鱼航员”们“出差”带来新收获!
2025-01-19
科普中国●yling
庶吉士级
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在太空中的研究将有助于人类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太空环境对基因、细胞和生命整体的影响,为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宝贵的科学数据,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年“鱼航员”们“出差”带来新收获!
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