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少年宫关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度科普绩效自评报告
2024年,广州市少年宫(以下简称“市少年宫”)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和科技培训,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和科学认知能力,社会反响热烈,科普基地作用发挥明显。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为推进科普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市少年宫建立健全科普教育基地管理机构,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建立了宫党委统一领导,由一名党委委员、副主任分管科普工作,科技部具体落实,各部门协同配合开展的工作机制,保证了科普教育工作的有序推进和高效运转。
市少年宫历来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工作,每年都会将科普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专门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定,保障科普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和支持科普的政策,将科普工作列入市少年宫“十四五”规划,每年拨付一定的工作经费专门用于科普工作。主管领导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听取科普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和处理工作中的问题,重大事项上交宫党委讨论解决,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市少年宫现已建成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市第三少年宫,分布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科普场所面积105868.4443平方米,形成覆盖广州市东中西部地区少年儿童的服务格局。2024年,市少年宫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平台作用,持续开展科技培训、科普教育及宣传推广,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本年度对外开放314天,广州市少年宫(三个宫合计)服务公众约116万人次。同时,为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结合市少年宫实际,开展海绵试点建设,打造自然科普教育海绵化改造的示范样本,新建广州海绵城市青少年科普课堂,配备多媒体互动设备、展示模型、宣传展板等,提高吸引力和趣味性,吸引更多青少年参观和学习。
(广州海绵城市青少年科普课堂)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1.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市少年宫强化阵地教育作用,把教学培训、科普活动、阵地活动相结合,创新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助力提升科学素质。围绕绿美广州、科技创新等社会热点,采用“线上预约+线下实践+线上科普”方式,组织开展各类主题科普活动40场,线上线下覆盖人群6万余人。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持续推出“云上微科普”系列科普推文,共发布科普推文37篇,总阅读量近5万人次。邀请界内知名专家举办科普讲座1场,讲解自然知识,讲座同步开展直播互动。探索整合各方力量推动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打造网络素养教育“家校社企”协同育人的“广州模式”,组织开展“亲子同班生”网络素养AI亲子工作坊、家教第一现场沙龙、网络法治公益小讲师冬令营、网络安全及媒介素养观摩交流和师资培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平安广州”专场活动等各类主题网络素养活动二十余场,覆盖上万人次。
2.开展进社区、进校园(例如进大学,进中小学)、进乡村、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等“走出去”科普活动情况。2024年,市少年宫持续发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作用,一是开展“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地区项目,组建市少年宫送教团队,面向从化、花都、增城区的乡村地区,为5所乡村学校提供服务,共提供课时48个,服务学生600余人;走进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春阳台社区,开展了社区融合课堂、公益市集等项目,100多个家庭参加活动,服务群众300多人;前往信宜市开展师资交流及主题实践,举办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融合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助力“千百万工程”,提升乡村少年儿童校外素质教育。二是联合博物馆、公园等外部资源,开展“童心护花城 共筑清水梦”、“绿美童行”等科普实践研学活动6场,线下参与学生300余人;三是开展“座驾精灵”CEO领袖教育课程,课程主要以青少年领袖素养教育为核心,通过“造车”作为实践目标,分别在华师附中、天河区外国语学校、天元二中开启课程,共47位同学参与学习,并走进广州车展、广汽丰田汽车工厂实地参观、聆听研发工程师的实战分享,用学到的知识亲手设计并利用3D打印技术打造出自己的“新汽车”。四是开展网络素养进校园活动。面向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校开展“网络素养进校园”活动。围绕网络沉迷、网络安全、网络欺凌、网络法治等主题,为学校师生及家长送上“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网络素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覆盖天河、越秀、黄埔等全市共13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活动三十余场,覆盖上万人次。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1.全国科普日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情况。在市少年宫组织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动”主题科技活动周活动,推出主题活动6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1.3万人次。其中,6月1日,举办“创新科普嘉年华”活动,邀请高校、科技企业、科普基地参与,设置了人工智能展区、自来水学堂体验区等10个展区,通过有趣又好玩的方式,把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生活常识等方面的科普知识传递给学生。举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童趣海绵行”科普工作坊2场,向广大少年儿童普及海绵城市知识,覆盖人群逾上万人次。
2.其他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情况。6月2日,举办广州市2024年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暨“美丽山水花城 你我共建共享”社会宣传活动,市领导出席活动。仪式上,成立广州市“绿美广州”红领巾宣讲团,开展了绿美广州生态主题摊位展示参与互动小朋友及市民近2万人。9月14日,举办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青少年日活动,活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设置网络安全教育公益集市、网络素养主题分享、网络安全多媒体教育人偶剧主题展演、有戏青年“剧”乐部网络安全主题工作坊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并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小提案”征集,共收集小提案500多份,增强青少年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全方位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现场逾500余人参与,中央、省、市重点媒体近20家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1.市少年宫面向公众提供科普活动线上预约渠道:
(https://mp.weixin.qq.com/s/Sk9I9dJ-8Ka9VdEqwWshOw)
2.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情况及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数量和总阅读量。市少年宫宫网http://www.61cn.org.cn/,2024年总访问量是14.9万。市少年宫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为“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少年”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2024年全年共发布文章314篇,视频117条,全面展现我宫实践育人和多元教学成效,总阅读量超235万,新增用户约6.3万,新华社、人民日报、CGTN、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广州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媒体平台刊发市少年宫报道近3000篇次,有力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少年儿童科普教育的社会氛围。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广州市少年宫积极组建科普志愿服务队,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目前科普志愿者120人。2024年共参与“绿美童行”“童趣海绵行”等小博士公益活动16次,累计服务时长超960小时;开展“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学校项目,35人次上门支教5次,累计服务时长72小时,服务600余名乡村学生。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2024年,市少年宫科普工作经费共投入约29万,主要用于科普活动开展、科普展板更新、科普材料购置等。专职人员由市少年宫科技部工作人员组成,共11人,兼职人员77人。
二、特色工作
(一)拓展国际科普交流合作,承接2024年世界少年儿童发展论坛相关系列活动。举办少年儿童科普阅读论坛、“我们爱科学”故事会、科技文化集市、“未来城市”创想营等主题活动,与来自世界各地少年儿童代表及有关国际组织代表、驻华使节代表、少年儿童组织负责人、少年儿童出版机构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等,交流分享少年儿童科普教育,推动中外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引领中外少年儿童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二)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打造“童创未来”小博士科普公益系列活动。以培养少年儿童科学素养为目标,围绕绿美广州、科技创新等社会热点,共推出“消失的水”“未来工程师”“炫彩烟花”等41场主题公益课程,提供公益学位上千个,极大增强少年儿童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推动科普助力“双减”,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三)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推动“绿美广州”工作出新出彩。采用“线下实践+线上科普”方式,线下推出绿美课堂,结合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组织开展“童心护花城”“童探海绵城”系列主题活动共14场,提高少年儿童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打造“植言诗语”品牌项目,线上定期每月推出一期科普文章,以诗为桥,通古达今,共寻古诗中的自然奥秘,同创生态友好的绿色未来。
(四)搭建网络科普新平台,扩大科普受众新局面。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通过“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少年”等线上平台,持续推出“云上微科普”系列科普推文,打造植言诗语、绿美课堂、“童创未来”三大科普主题系列,共发布科普推文37篇,总阅读量近5万人次,拓宽了科普传播的渠道和范围,有力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让更多人接触到科学知识,极大激发少年儿童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
(五)深化网络媒介素养工作,引领少年儿童文明“触网”。全年通过招募、培训和实践锻炼,组织广州市网络素养公益小讲师团开展约20场次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为1500人次提供了服务。举办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法治公益小讲师冬令营活动、“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周系列活动”、网络素养师资培训活动、网络安全宣传周青少年日活动、“平安广州有你有我”主题宣传活动等相关教育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过万,联动全市11个区域、30多所中小幼,面向学生、家长、教师、行业、企业及政府公职人员等多种群体。
三、问题不足
科普专项经费不足,限制了科普活动的普及性。经费是科普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在科普工作实际过程中,由于科普经费有限,很多科普活动只能停留在面上,或者受益人群范围有限,无法真正落实到科普活动中去,无法扩大科普受众面。
四、工作建议
(一)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足够的资金是保证科普活动质量和效果的基础,并且为科普基础设施的改进和升级提供条件,建议提供一定的专项科普资金支持,促进科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宣传的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持续汇聚展示各单位重点、亮点活动,并对组织动员有力、亮点特色突出、服务成效突出的单位予以奖励,提高科普人员和科普基地的积极性。
附件:广州市少年宫科普基地最新简介和开放时间
广州市少年宫
2025年1月17日
附件
广州市少年宫科普基地介绍
广州市少年宫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一贯坚持抓好青少年的科技教育,把教学培训、科普活动、阵地活动相结合,创新开展基地、学校、家庭一体化的科技教育活动,定期在小博士工作室开展免费科普课程和体验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参与科普活动。活动将通过少年宫公众号、少年宫网站公开招募学生或家庭。
所属单位:广州市少年宫
基地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67号
开放时间:基地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8:00-18:00。因特殊情况开(闭)馆及节假日开放时间以基地最新公告为准,具体安排请咨询基地。
开放方式:个人在开放时间内无需预约,可自行前往参观。团体需预约,团体参观时间为周二至周五8:30-17:30,按照广州市少年宫微信公众号要求进行预约。咨询电话:020-81364856,高老师(接听时间:周三至周日8:30——12:00,14:00——17:30)。
是否收费:免费
活动预告方式及参与方式:广州市少年宫官网、微信公众号
讲解服务:活动讲解服务
网站网址:http://www.61cn.org.cn
微信公众号:广州市少年宫
交通指引:1.公交车:29路、62路、38路、133路、204路、181路、186路、229路、518路、293路
2.地铁:一号线西门口,转成38路、186路、2路;二号线纪念堂,转乘518路、283 路、297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