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寒迎新春,南北习俗背后的温暖密码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创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倾力打造的科普资源共享平台。
收藏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旧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开始。张嗣纲的《山居大寒雪》中写道“最疑天气级,指日转春官”更是印证了这个情况。

大寒有一个重要习俗---迎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在南方的大寒--吃糯米饭

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有大寒吃糯米的习俗,这项习俗虽听来简单,却蕴涵着前人积累的生活经验,因为进入大寒天气分外寒冷,糯米是热量比较高的食物,有很好的御寒作用。糯米饭的做法五花八门,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最适宜。

图源:Pixabay

在北方的大寒-吃饺子、腊八节活动

在北方,大寒时节常与腊八节相逢,这两大传统习俗相互交织,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不少温情与祥和。

图源:Pixabay

饺子是北方人冬日里的心头好,尤其到了大寒,家家户户都爱包饺子。那一个个饱满的饺子,就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团团圆圆,暖意融融。在北方的一些地方,流传着“吃饺子防冻耳”的说法,这背后其实有着一段传说。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冬天看到很多穷苦百姓耳朵冻烂,便用羊肉、辣椒等食材包成饺子状的“娇耳”,煮熟后分给百姓吃,大家吃了之后耳朵果然暖和了,冻伤也好了。从此,每逢大寒,吃饺子便成了驱寒保暖、祈求团圆安康的象征,寓意着新的一年家人团聚,幸福美满,寒冷的冬日里也能过得暖融融的。大寒期间,腊八粥也成了北方人餐桌上的常客。腊八粥的食材丰富多样,通常有大米、小米、糯米等谷物,搭配上红枣、桂圆、花生、莲子、核桃等多种干果,熬制出来的粥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在寒冷的大寒时节,喝上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既能暖身,又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而且腊八粥寓意着祈求新的一年生活幸福、身体健康、五谷丰登。那一碗碗腊八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祝福,喝下去的不仅是

粥,更是一份温暖和希望。

大寒时节饮食原则为保阴潜阳。

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宜热食,以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

大寒节气阴盛阳衰,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也是滋养人体的最佳时机。

推荐药膳:

(1)当归生姜羊肉汤

图源:Pixabay

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具有补气养血,温中暖肾的功效,被誉为“冬季暖身第一汤”。“三冬”性凉,可选择当归生姜羊肉汤进行调和。

做法: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2)芪杞炖子鸡

图源:Pixabay

功效: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抵抗力。

做法:将童子鸡1只(约500克)洗净,切为小块,加入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

大寒养生有讲究

1、早睡晚起藏阳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句话道出了冬季养生的要点。

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则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在此期间,不建议大家在寒冷的早上或晚上进行户外运动。

2、保护头脚防寒气

大寒节气,天寒地冻,寒气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以冬季是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关节痛、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头为诸阳之汇,而寒从脚下起”,这两个部位保暖好了,身体才能真正暖和,少生疾病。

3、充足饮水护阴津

一般来说,长江流域从冬至开始降水减少,经过一个月之后的大寒节气正是最干燥的时期。随着天地间水气的减少,人体内的阴液也会容易不足,而暖气和空调的使用,则会加剧这种干燥。因此,补水尤为重要。

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应尽可能增加饮水量,最好确保在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后,都喝一杯温水。有条件的话,可常饮梨水以滋阴生津,润燥止咳,防止天气干燥导致的口干、咽干。还可以煮萝卜水饮用(最好是白萝卜),可以理气健脾、清热利尿,同时有促进消化之功。

4. 中医认为,“怒伤肝”

大寒时节,寒风凛冽,万物凋零,容易让人心气涣散、惊恐不安、精神萎靡不振,对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平时最好放松心情,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宽松愉快的心情,才有利健康。

大寒,这个古老的节气,承载着岁月的流转与文化的沉淀。它不仅是自然季节的轮回节点,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从南到北,各地的习俗虽异,却都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以及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在这个寒冷的时节,让我们在忙碌的迎年准备中,感受那份来自祖先的智慧与温情;在品尝各地特色美食时,体会那份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在养生保健的行动里,守护自己的身体,迎接新一年的挑战与机遇。大寒虽寒,但有家的温暖、文化的热度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个节气便不再只是寒冷的代名词,而是希望与新生的起点。

来源:日历网、澎湃新闻、叶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气网、养生中国、317护健康宣教

供稿单位:重庆天极网络有限公司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谭仕林
少傅级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2025-01-25
通辽市科尔沁区科尔沁街道民航社区
大学士级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2025-01-28
贺贵
举人级
大寒到来,保护头脚防寒气,多吃水,放松心情舒畅,预防疾病。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