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震避险有招
康复辅具为灾后康复 “撑腰”
避震及灾后康复小科普
2025年1月7日9时5分,高原的黎明刚刚到来,6.8级强震突袭珠峰故里——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其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定日县措果乡,震中20公里范围内人口数约6900人,震中20公里范围内有3个乡(镇、街道)驻地、27个村。截止目前,定日县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28名重症人员转移到市人民医院救治,倒塌房屋3609户。至01月09日08时00分,共记录到余震1095次,灾情无情,人间有爱,多方援助力量迅速集结,致力于灾后抢救及灾后重建。
一、避震要点要记牢
伏地、掩护、抓牢
1、伏而待定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2、牢抓物体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3、保护自己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4、避开人流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二、地震时不同场景下的自救要领
01.室内篇
1避
- 低矮,坚固的家具边
- 承重墙墙根、墙角
- 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
2跑
打开大门,防止地震造成门柱变形,影响逃生。迅速在承重墙角、坚固家具旁等安全地方躲避。不要靠近窗边或阳台,不要跳楼或乘坐电梯,应选择安全通道迅速撤离。如果住在一层或平房,室外场地较为开阔,可尽快跑到室外开阔地避震。
3等
出了屋门找草坪 两楼中间莫停留
万一被压别慌张 保持力气不哭喊
砖头敲墙一二三 等待救助要时间
4静
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02.户外篇
- 1.避开玻璃幕墙,远离过街桥、立交桥。
- 2.避开变压器、悬挂物,避开广告牌、高耸物。
- 3.避开狭窄街道、危旧房屋等。
- 4.避开易燃、易爆仓库。
03.野外篇
- 发生山崩时,要沿着与滚石垂直的方向跑,不要顺着滚石方向跑。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
- 在河、湖边,尽快往地势高的地方转移,以防次生水灾的袭击。
三、地震中常见的伤情
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组成的上海医疗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迅速派出的医疗救治专家组,前往地震灾区,开展伤员救治工作。成员分别来自急诊医学、重症医学、创伤医学、神经外科、胸外科等领域。
地震中常见的伤情一般为脑外伤、胸外伤、骨伤,在得到救治后常常也会带来一些其他的并发症,如偏瘫、关节屈曲受限、足踝问题等,相应的辅具在后期康复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骨折
骨折患者常采用静态辅具进行固定和保护。
关节屈曲或背伸受限
常采用可调式矫形器帮助患者逐步增强关节活动度。
偏瘫
偏瘫患者通常使用踝足矫形器来稳定踝关节,矫正足内翻和足下垂以及分指板来防止因肌肉挛缩导致的手指畸形等。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患者通常使用截瘫行走矫形器及脊柱矫形器。
截肢
肢体离断患者通常使用装饰性假肢或功能性假肢来修饰外观或维持功能。
四、受灾群众灾后假肢适配
近期,我们团队也为一位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侧小腿的患者免费修补了假肢。从精准测量到反复调试,每一步都倾注了我们的专业和关怀。最终,她带着新生的希望迈出了重获站立的第一步,那坚定的步伐,也承载着灾后重建的力量与温暖。
在灾难救援的漫漫长路上,西藏医疗救援队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当他们争分夺秒,从死神手中夺回灾民生命之后,后续的康复环节以及辅具应用便如同点亮希望之光的火种,意义非凡且举足轻重。这不仅关系到受灾群众能否重拾生活的信心,更关乎他们能否真正回归正常生活轨道,每一步的康复努力、每一个辅具的精准适配,都饱含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如果有假肢、矫形器等康复辅具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前来咨询,让我们一同迈向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