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消化不良总是“上火”?春节健康防护干货攻略,助你平安过新年!

湖南医聊
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
收藏

第一期:如何缓解上火症状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喜庆时刻,但也是容易“上火”的特殊时期。很多人会因为熬夜、饮食过于油腻、吃香辣的零食等原因,会出现口干口渴、眼睛干涩、咽喉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大便秘结等上火症状。

那么,节日里我们该如何缓解上火的症状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李晓屏送给大家四个“没火器”:

第一个“没火器”,少吃生湿助热之品。节日里,亲朋好友一起聚会,招待客人免不了喷香的瓜子花生,少不了油炸的肘子、红烧肉,还有香酥鱼、酱板鸭、腊肉和腊肠,好吃的太多啦。但是这些好吃的东西容易生湿助热,吃多了容易上火,提醒大家不可吃得过多哦!

万一上火啦,李医生送给大家第二个“没火器”—— 绿豆汤。绿豆,味甘,性凉,入心经和胃经,绿豆熬成汤,既美味可口又能清热降火。绿豆汤煮法很多,根据家人的口味,可以做成不同的品种。口干舌燥加百合,养阴润肺,做成百合绿豆汤;咽喉肿痛加海带,利水化痰,做成海带绿豆汤。口腔溃疡加薏苡仁,利水渗湿,做成苡仁绿豆汤;便秘加南瓜,促进胃肠蠕动,做成南瓜绿豆汤。

第三个“没火器”就是要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缓解上火的好帮手。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一般建议成人每天饮用1500 - 2000毫升的温开水最好,它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尽量少喝饮料。如果不喜欢白开水,可以喝点淡茶水,如绿茶、菊花茶。绿茶性微寒,具有收敛、利尿、提神的功效,菊花茶能清热解毒、明目降火,对眼睛干涩、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第四个“没火器”就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假日期间难免会熬夜,这也是导致上火的重要原因之一,早睡早起,充足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恢复机能,调节内分泌,减少上火的机会。适当运动也很重要,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排出内热。春节是总结计划季、也是催婚季、催生季,心理压力大也是上火的原因之一,因此,情绪平稳也可防上火。

总之,大家要防止病从口入,注意饮食有节、作息规律,适度运动、开心愉悦,预防上火。

第二期:如何防止消化不良?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在这样一个充满喜庆的节日里,大家免不了各种聚餐应酬,于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纷纷“落肚”。

中医有这么一句话“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什么意思呢?就是对正常饮食规律的违背,都会损伤肠胃道。春节相聚,喝酒吃菜,易于过量,容易引起一系列胃肠道的问题,比如胃痛、胃胀、呕吐、呃逆、腹痛、腹泻等等。那么假日期间要如何防治消化不良呢?

一是未病先防

节日饮食也需合理,三餐定时,荤素搭配,尽量低盐、低脂、低糖,进餐时注意细嚼慢咽,减少生冷刺激食物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频繁加餐,控制浓茶、咖啡、酒、碳酸饮料的摄入量,烟也少抽为妙哦。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劳逸结合、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熬夜,保持健康的生物钟,确保机体各部分功能正常运行。

春节放假,运动不能放假,适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推荐揉腹功。姿势要求:仰卧,两腿平伸。或站立,两脚与肩同宽,自然放松。左手掌按于上腹正中,右手掌按于左手背。两手沿顺时针方向上→左→下→右揉动。不是在皮肤上摩擦转动,而是粘着皮肤转。按力由轻而重,逐渐增加。转速要慢而匀,手要稳而沉,范围要由小而大。

揉腹最好一气呵成,中间不要停歇。具体一次揉多长时间,应量力而行,随着功夫的提高,应该是一次揉的时间越来越长。揉按时,认真按照“神随手动、不即不离、意注腹中、随动环转”的16字要诀来练,无论练多长时间,都不会有弊病的。

春节团聚,既有喜悦,也有矛盾,过喜过忧也会影响食欲,心情愉悦,胃口才能大开。

二是胃肠不舒服的处理

如果出现胃脘胀满,不想吃饭,疲劳乏力等症状,可以用黄芪5-10g,陈皮3-5g,大枣3粒,蜂蜜适量,加开水焖泡10分钟,代茶饮,可益气健脾化痰。

如果出现咳痰,腹胀,不思饮食,大便不成形等症状,可以用陈皮3-5g,紫苏叶1-3g,苦荞麦3-6g,加开水焖泡10分钟,代茶饮,达到健脾利湿的目的

如果出现腹胀、大便稀溏、口干不想喝水,身体困重,可以用苦荞麦5-10g,玫瑰花3-5g,陈皮3-5g,蜂蜜适量,加开水焖泡10分钟,代茶饮,可健脾利湿清热。

如果胃脘部有火辣辣的感觉,口干舌燥,不想吃东西。您可以用西洋参3-5g,石斛3-5g,麦冬3-5g,蜂蜜适量,加开水焖泡10分钟,代茶饮,可达到养胃阴的目的。

如果喝酒过于频繁,甚至有醉酒的情况,可以考虑用葛花解酒汤,葛根花煲水是传统解酒良方,可加速体内乙醇的分解和排出。

腊梅映雪神洲乐,未病先防万家欢。新春佳节之际,恭祝大家新春快乐。快乐不打烊,健康不缺席。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治未病中心 李晓屏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