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千万IP创科普 #省级三等奖:《只此青绿》

宁夏科学传播
原创
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收藏

编辑:南江雪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二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银川市 银川唐徕中学 2022级 张漯琦 指导老师:安静

今天是2060年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我被房间里的人工智能叫了起来“现在时刻北京时间7:30,今日日程:参加中国2060年‘碳中和’大会。”我睁开蒙眬的睡眼,向外望去,外面、街道边一片青绿,绿得水嫩、绿得青翠、绿得可爱。我开始洗漱、吃饭,坐上了通往无碳城的列车。

无碳城原先是一片沙漠,为了利用西北广大的戈壁,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而在西北地区建设的首座为吸收二氧化碳的高科技城市。在这里应用了我们团队的研究成果。

望着列车屏幕上被一片青绿所覆盖的卫星云图,不禁感叹道“万里江山,只此青绿!”望着窗外,我陷入了回忆:为此青绿,我们付出了不知多少汗水。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碳达峰”的目标变得越来越远,关于新能源与新材料变成了一个多快好省的方法。可是这种方法又谈何容易?当时,我们因此目不窥园、废寝忘食……我忽然来了灵感,如果将工业固碳与植物结合一定会将碳足迹大幅减少。

于是,我们发明了众多新型植物。通过改变植物自身,它们拥有了特殊功能:有的细胞液显强碱性,不仅可以治理盐碱地,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有的在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的基础上,还可以放出少量清新气味的芳香烃,这种芳香烃会杀菌且易分解、不可燃、对人类无害。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极少,不会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总含量。不仅如此,我们还研发了能够在沙漠戈壁中生存的数十种植物。

同时各行各业同我们一样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像H博士研发的最高温度下的超导体,成为世界目前常温下电阻最小的导体。且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为碳中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不知不觉中听见“各位旅客,无碳城到了!”,我被拉回了现实中。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味,带着满满的期待,我来到了无碳城的中心礼堂——本次中国2060年‘碳中和’大会的会场。一进来,便见到了H博士等人,互相寒暄问候后,我们一同进入大会现场。

在这场盛会中,世界将见证这一奇迹——中国在几十年前向世界许下的诺言即将实现。随着大屏幕上排碳量与吸收量之差的函数图像成功亲吻x轴,全场的掌声震天动地。随后,国家领导人上台发言,“各位在碳中和的攻坚战中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中国将为你们感到骄傲……”这一句话直击我的内心,给了我一种不可名状的欣慰与成就感。我们一众科学家上台领了奖。最后,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大会圆满结束。

在回去的路上,我的内心中怀着激动,我要将这份快感与成就分享给我的团队、我的同伴。这是永载史册的重要的一天,我们一定会不懈努力,再创辉煌,让祖国再造奇迹,让这一抹青绿永葆于世间!

评论
飞马腾空
大学士级
阅读理解
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