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春节期间,警惕炭疽,守护健康

桂花飘香
原创
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基层疾病防控能力。
收藏

春节将至,阖家团圆、走亲访友、尽享美食的时刻即将来临。在我们欢欢喜喜准备年货、筹备节日盛宴时,有一种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炭疽,需要大家格外警惕。

炭疽,是一种叫炭疽芽胞杆菌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牛、羊等草食动物中。炭疽芽胞杆菌在外环境中可以形成芽胞,芽胞对干燥、高热、紫外线和一些常用化学消毒剂等有较强的抵抗力,因而可长时间存活于土壤等外环境中。食草动物一般因食入土壤、草料中的芽胞而发病,通常会很快死亡。

人是如何被感染的?

接触感染:最为常见,破损的皮肤直接接触患病动物及其血液、粪尿排泄物、乳汁、内脏和骨骼等,或接触带有炭疽芽胞杆菌或芽胞的皮、毛、肉、骨粉等被感染,通常引起皮肤炭疽,占95%以上。

经口感染:主要是摄入了含有该菌的污染食物,这多与饮食习惯和食品加工有关,如未经高热加工处理的风干牛肉等,引起肠炭疽。

吸入性感染:很少见。主要是因吸入污染有炭疽芽胞的尘埃和气溶胶,可引起肺炭疽。最常在皮毛加工厂的工人中发生职业人群是感染炭疽的高风险人群!感染炭疽的人群多为从事养殖和屠宰牛羊等牲畜及贩卖相关制品的人群,从事皮毛加工处理职业的人群也可感染炭疽。

在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频繁,各类牲畜交易、屠宰活动增多,肉类消费量大增,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接触炭疽杆菌的风险。比如,购买未经检疫的肉类,可能买到感染炭疽的牲畜肉;处理肉类时,若不小心受伤,炭疽杆菌就可能通过伤口侵入人体;还有在一些传统习俗中,人们会宰杀自家牲畜,如果牲畜本身携带病菌,而宰杀过程又缺乏防护,也极易引发感染。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春节期间有效防控炭疽呢?

一、选购食材要谨慎

购买肉类时,务必选择正规渠道、经过严格检疫的产品,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来源不明的肉类。仔细查看肉类的检验检疫标志,这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处理食材讲卫生

在处理肉类时,要佩戴好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手部直接接触生肉。如果手部有伤口,更要格外小心,尽量避免接触生肉。生熟案板、刀具要分开使用,防止交叉污染。烹饪肉类时,一定要确保煮熟煮透,炭疽杆菌在高温下难以存活,充分加热能有效杀灭病菌。

三、避免接触可疑动物

春节期间,可能会去乡村走亲访友,要尽量避免接触不明原因死亡的牲畜。如果发现周围有牲畜不明原因死亡,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向当地相关部门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四、提高健康意识

我们每个人都要主动学习炭疽防控知识,了解其危害和传播途径。如果在接触相关动物或肉类后,出现发热、皮肤溃疡、呕吐、腹痛等可疑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在春节期间做好炭疽防控工作,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