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千万IP创科普 #省级三等奖:《咬定青山不放松 低碳转型是关键》

宁夏科学传播
原创
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收藏

编辑:南江雪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二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银川市 银川唐徕中学 2022级 张瑞怡 指导老师:无

近年来,人类活动而引起的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气候变化作为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已被多次讨论。前段时间,不少公共媒体上关于极端天气的消息频上热搜。我们都发现,酷暑与严寒似乎只在一夜之间,令人哭笑不得的天气变化背后,是步步逼近的气候威胁。作为世界公民,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采取措施,保护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其中,“碳”作为一个关键因素,被不断提及。众所周知,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离不开碳,而碳排放却也同时成为破坏环境、造成气候危机的主要元凶。因此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2020年九月,与世界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双碳”政策的提出与实施,不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更彰显了中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念。

?推动“双碳”工作任重而道远,其实施将必然打破传统工业发展的壁垒。因此进行企业转型乃必由之路。贯彻落实“双碳”工作离不开政府、企业的多重配合,长远计划与短期目标缺一不可。同时,减碳减排也不止在企业、工厂,更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北京冬奥会。这是一场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开幕式中首次出现以清洁氢能作为燃料的“微火火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的大型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绿色、环保、可持续化发展的理念,以多元智慧的形式呈现在世界人民眼中,也让这届冬奥会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从我们的工作生活与健康,到各种动物的生存问题,再到海洋、森林与空气…极端天气几乎直接影响到了地球上的每个个体,而我们为碳排放做出的每一份“贡献”,都成为带给地球的无法磨灭的伤痕。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微不足道,但这份力量乘以十亿百亿,却可以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在这里,我想分享给大家几点建议,希望我们践行于日常生活中,于此刻开始改变:

1.减少食物浪费。世界上有1/3的食物都被浪费了,这就意味着其投入于生产,加工,运输的材料也在被浪费。因此,按需购买,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2.用LED灯泡代替普通灯泡。研究表明,一个家庭如果将灯泡换成LED灯泡,每年能减少上万辆汽车的排放量。

3.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可以自带餐具或购物袋。

4.绿色出行,尝试步行、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许将健康生活方式与绿色环保理念结合在一起,才能碰撞出更有趣的火花。

面对如今的气候变化形势,“没关系的,这不会影响到我的生活。”他们这样说。正如在海啸、龙卷风来袭的前夕,他们会说“那只是场小风暴”。他们这样说。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从北极冰川消融,到北美上空出现“热穹”,人们惊叹,好奇然后遗忘…难道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些吗?难道真的只有当城市变成了坟墓,文明回归了原始,思想才能醒悟,然后悔恨。明白了,将自己一步步逼上绝路的,正是有无休止的贪婪的心。

在自然面前,在灾难面前,没有明天后天,只有今天。若不从此刻做出改变,那救赎又将何日来临?

愿今日在场之来宾,皆有此心,皆循此举。环境变化与绿色发展,并非与我们的生活遥不可及,只有人人贡献,才能人人收获。也愿环境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下,焕发昔日的生机与活力!

评论
飞马腾空
大学士级
阅读理解
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