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度科普成果——津药达仁堂集团现代中药产业园

津药达仁堂集团现代中药产业园
原创
天津中药现代化发展成果展示和中药文化传播的集成平台。
收藏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度科普自评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基地管理层对科普基地的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基地主要负责人牵头科普管理,专人负责开展科普工作,并成立中医药文化宣讲团常年开展科普活动。基地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激励和支持科普工作的开展。基地每年保证基地经费支持,如果有预算外硬件建设维修费用、大型活动费用,公司会及时划拨款项以满足需求。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基地对外开放天数或服务公众天数:350天。

年服务公众人次:9800人次。

科普场所面积:1400平米,2024年5月对900余件展品和展馆进行了品质升级展示。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1、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情况:活动数量190场次,参与人数6200余人。

2、开展进校园等“走出去”科普活动情况:活动数量25场,参与人数2000余人。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1、全国科普日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情况:活动数量33场;参与1000余名公众。

2、其他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情况:

(1)质造达仁 共享健康---2024年科技周活动,开展活动22场次,参与人数1000人。

(2)小药师的穿越之旅第三季(夏令营)5场,参与人数210人。

(3)走进达仁 探秘天津中医药--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活动31场次,参与人数1000人。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1、面向公众提供预约采取电话预约方式预约。

2、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2个:科普中国科普号、微信公众号。

3、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370余篇;总阅读量7.9万次。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人次9800人次。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年度科普工作经费投入:30万。

——专、兼职科普人员数量:专职人员10人,兼职人员21人。

二、特色工作

一是通过开展进校园活动对外展示产业园品牌形象,全年组织开展25场次,覆盖2000余名师生,促成5所中小学达成共建协议,推进7名文化宣讲团成员受聘为“校外指导师”,一人被一所学校聘为“科学副校长”;二是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做好主题活动策划和开展,做好各类品牌展示和宣传活动,围绕天津科技周、中医药文化服务月、全国科普日开展3项活动,覆盖3000余人,参与“天津自然博物馆建馆100年”活动,向来自全国及国际博物馆1000余名从业人员展示达仁堂传统制作工艺,牵头与自然博物馆共设展览“本草健康”今年走进国家自然博物馆巡展3个月,连续第3年开展“小药师的穿越之旅”夏令营活动,通过5场主题夏令营向学生及家长展示了我国中药资源的丰富和道地药材的分布、非遗传统制作技艺,体验了传统炮制器具。三是尝试结合工业游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覆盖1000人次左右,提高了公众对天津中医药的信赖。

三、问题不足

一是大健康品和文创品种吸引力欠缺,公益科普和文化传播具有公益性质,实现经济转化效果不显著,研学、工业游效益转化不足,科普工作正反馈效果不明显,科普经费后劲不足。二是专业资源合作通道不畅,单纯依靠企业在行业的影响力,推进科普、文化工作成果转化有难度。三是展示内容和形式偏传统,互动性和科技性不足,未为满足公众互动及交互的多样化需。

四、工作建议

一是创新成果推广,希望多组织基地间交流活动,走出去进行技术交流,与同行业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提高科普能力。二是科普经费支持,如运营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