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警惕!反流性食管炎竟是“百变魔君”

胃你而行
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护理服务志愿者。
收藏

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种疾病如同隐藏的“百变魔君”,它就是反流性食管炎。它会施展“七十二变”,引发各种各样看似与它毫无关联的症状,让患者和医生都可能陷入诊断的迷雾。
一、反流性食管炎的“变身”症状
很多人都有过咳嗽的经历,通常会首先想到呼吸系统的问题,比如感冒、肺炎等,从而前往呼吸科就诊。然而,有一种咳嗽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在作祟。当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与气管的神经存在密切联系,就可能引发咳嗽反射。这种咳嗽往往比较顽固,尤其是在夜间平卧时,胃酸更容易反流,咳嗽也会加剧。长期被误诊为呼吸道疾病而进行治疗,却始终不见好转的患者,很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这个“元凶”在背后捣乱。
胸痛也是反流性食管炎常见的“伪装”症状之一。心脏问题引发的胸痛往往让人高度警惕,患者会急忙前往心内科就诊。但反流性食管炎导致的胸痛有时与心脏疾病引起的胸痛极为相似,它多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部、颈部等部位。这是因为食管和心脏在解剖位置上相邻,并且它们的神经支配有部分重叠,所以当食管受到胃酸刺激时,大脑可能会“误判”疼痛信号的来源,导致患者以为是心脏出现了问题。
除了咳嗽和胸痛,反流性食管炎还会“变身”为口腔问题。有的患者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牙痛,牙齿检查却没有明显的龋齿或其他病变。实际上,这是因为反流的胃酸向上到达口腔,腐蚀牙齿,引起牙釉质脱矿,从而导致牙齿敏感、疼痛。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口臭的症状,这是由于胃酸反流,口腔内的酸性环境改变,细菌滋生,产生难闻的气味。
另外,背痛也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当胃酸反流刺激食管时,疼痛可能会向背部放射,尤其是中下段食管受到刺激时,会引起后背中部或下部的疼痛。这种疼痛容易被患者忽视,或者误认为是肌肉劳损、脊椎问题等。
二、反流性食管炎的成因
为什么反流性食管炎会如此“善变”呢?这要从它的发病机制说起。正常情况下,食管和胃之间有一个类似“阀门”的结构,叫做食管下括约肌,它能阻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然而,当某些因素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时,“阀门”就无法正常关闭,胃酸、胃蛋白酶等胃内容物就会反流进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发炎症。
生活习惯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暴饮暴食、进食过多油腻食物、过饱饮食,都会增加胃部的负担,使胃内压力升高,容易导致胃酸反流。此外,经常吃辛辣、酸性食物,喝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料,也会刺激食管黏膜,削弱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饭后立即平卧、弯腰搬重物、穿紧身衣物等,会使腹部压力增加,促使胃酸反流。
某些疾病也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肥胖患者由于腹部脂肪堆积,腹内压升高,会对胃部产生较大的压力,增加胃酸反流的风险。此外,患有糖尿病、硬皮病等疾病的患者,可能存在神经功能紊乱,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正常收缩,从而容易引发反流性食管炎。
药物因素也不容忽视。一些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盐类药物等,可能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导致胃酸反流。长期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需要注意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三、诊断与治疗
由于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多样且不典型,诊断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特点,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还会结合一些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胃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方法,它可以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此外,食管 24 小时 pH 监测也是常用的检查手段,它可以监测食管内的酸碱度变化,了解胃酸反流的情况。食管压力测定则可以评估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
一旦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就需要积极进行治疗。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首先,患者需要调整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少吃多餐,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等刺激性食物,睡前 2 - 3 小时不要进食。保持良好的体位,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 15 - 20 厘米,以减少夜间胃酸反流。同时,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穿紧身衣物,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
药物治疗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它们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食管黏膜的刺激,促进食管炎的愈合。H2 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也能减少胃酸分泌,但作用相对较弱。此外,还可以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酸反流。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可以中和胃酸,保护食管黏膜。
对于少数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修复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阻止胃酸反流。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
四、预防措施
了解了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知识,我们更要积极预防它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和饮料。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
如果出现了咳嗽、胸痛、牙痛、背痛等症状,经过相应科室的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不要忽视反流性食管炎的可能。及时就医,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这个“百变魔君”虽然善于伪装,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了解它的“变身”特点和发病机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它的发生,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