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科学课程(活动)一等奖项目展示(十)| 地震大作战

中国科学技术馆
原创
传播热点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
收藏

在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总决赛中,涌现出众多优质科学课程(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聆听一等奖获奖项目的设计思路和参赛感悟吧!

课程设计思路展示

(重庆科技馆获奖项目)

突出课程探究性

地震是科技馆教育人员非常熟悉的主题,与地震相关的展项很受欢迎,课程的可开发性资源也很丰富。说到地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防震减灾,但要在课程中体现科技馆的教育特色,只关注地震现象及自救措施还不够,需要打破思维定势,找到现象背后的探究点,凸显课程的探究性。

深挖学生探究点

关于地震,讲深了学生们理解不了,讲浅了又没有探究性,那适合学生探究的点到底藏在哪里呢?经过反复研究,我们发现可以从学情分析和核心概念中寻找归纳。5-6年级的学生一方面通过课堂学习,了解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另一方面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地震会破坏建筑物并造成人员伤亡,但这两方面的认知相互独立,学生未能将地震与能量建立联系。如果聚焦核心知识点,引导学生从能量处理的视角剖析建筑物抵御地震破坏的原理,适合学生的探究点就浮出了水面。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以解密榫卯结构如何在地震中保护古建筑为主线,将与能量、地震相关的科学观念融入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通过演绎推理,理解能量的阻隔与消耗,进而建立起地震与能量两个概念的逻辑关系,使得学生既对知识的学习有明确目的,又能提升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以此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乐于探究,能够有勇气且有能力解决问题。

我们团队有幸能携《地震大作战》参与今年大赛的科学课程(活动)项目,这既是对我们的肯定,更是激励与鞭策,感谢大赛搭建的平台,让我们能向专家老师们请教学习,能与同行们交流借鉴,我们看到了优秀榜样如何前行,同时也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与欠缺,为期六天的“内蒙行”不只是一场竞技,更是一次涤荡内心的深度学习。回顾参赛之路,领导的支持与理解,团队成员的投入与付出,都是珍而重之的回忆,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更是成长和对未来方向的笃定,作为科技辅导员的我们将继续在科学教育道路上执着前行,也许还会面临更多的新形势与新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守初心与使命,就一定能从容应对!

**参赛单位:**重庆科技馆

**研发团队:**肖付莉、李明、魏欣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阅读理解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