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高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二团医院
儿童睡觉打呼噜并非像成人一样,单纯是睡眠状态的表现,背后可能隐藏着诸多健康问题,需要家长们高度重视。
一、儿童睡觉打呼噜的常见原因
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在儿童时期,腺样体和扁桃体处于生长旺盛阶段。当受到反复的炎症刺激,如频繁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腺样体和扁桃体会发生增生肥大。肿大的腺样体和扁桃体阻塞气道,使得气流通过时受阻,进而引发打呼噜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儿童打呼噜的案例中极为常见。
鼻腔疾病:过敏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鼻腔疾病之一。当孩子接触到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后,鼻黏膜会出现充血、肿胀,同时产生大量分泌物。这不仅会导致鼻塞,还会使鼻腔通气不畅,孩子只能通过张口呼吸来获取足够的氧气,从而在睡眠时发出呼噜声。此外,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鼻腔结构异常,也可能造成鼻腔狭窄,影响气流通过,引发打呼噜。
肥胖:如今,肥胖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过多的脂肪在颈部堆积,会对气道产生挤压,使得气道内径变小,气流通过时受到的阻力增大。这就如同给原本顺畅的通道设置了障碍,导致孩子在睡眠时呼吸不畅,出现打呼噜的症状。
睡姿不良:如果孩子在睡觉时头部过度后仰或枕头过高,可能会使气道处于扭曲或受压状态,影响气流的正常通过,从而引发打呼噜。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容易纠正,只要调整好睡姿,打呼噜的现象往往会有所改善。
二、儿童睡觉打呼噜的危害
影响生长发育:睡眠过程中,人体会分泌生长激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然而,打呼噜会导致孩子睡眠质量下降,频繁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情况,使得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进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阻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长期打呼噜的孩子,身高可能会明显低于同龄人。
损害大脑功能:打呼噜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大脑缺氧,这对孩子正在发育的大脑功能会产生严重影响。大脑缺氧可能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在课堂上,他们可能难以专注听讲,学习成绩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长期缺氧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长期打呼噜导致的慢性缺氧,会使孩子的心脏负担加重。为了维持身体的正常血液循环,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这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心血管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三、应对儿童睡觉打呼噜的策略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孩子睡觉打呼噜,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鼻腔、咽喉部的检查,还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鼻内镜检查、鼻咽侧位片、多导睡眠监测等,以明确打呼噜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治疗基础疾病:若是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导致的打呼噜,症状较轻时,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减轻炎症,缓解腺样体和扁桃体的肿胀。若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孩子睡眠和生活,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切除腺样体和扁桃体。对于过敏性鼻炎引发的打呼噜,要帮助孩子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定期清洁卧室、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同时,可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口服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等,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和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对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鼻腔结构异常,可能需要手术矫正治疗。
控制体重:如果孩子打呼噜是因为肥胖,家长要帮助孩子科学控制体重。在饮食方面,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保证营养均衡。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跳绳等,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间,促进脂肪消耗,减轻体重,缓解气道受压情况。
调整睡姿:对于因睡姿不良导致打呼噜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调整合适的睡姿。尽量让孩子采取侧卧位睡眠,这样可以避免舌根后坠堵塞气道,减轻打呼噜的症状。可以在孩子的后背垫一个小毛巾卷,帮助孩子保持侧卧位。同时,要选择高度合适的枕头,一般以孩子的拳头高度为宜,保证孩子的颈椎处于自然生理曲度,避免气道受压。
儿童睡觉打呼噜是一个需要家长高度重视的问题。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危害以及应对策略,能够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健康隐患,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健康快乐地成长。家长们切不可对孩子打呼噜的现象掉以轻心,应积极采取行动,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