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矫形器设计的生物力学优化:从理论到实践
scoliosis
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
正悄然影响着很多人的健康
侧弯Cobb角度越大
进展风险越高
矫形器的设计
并非“量体裁衣”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走进矫形器设计的奇妙世界!
Scoliosis
#1
矫形器:非手术治疗的关键手段及其原理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脊柱从侧面看呈 S 形,有着独特的生理曲度,这种结构能有效分散身体重量、缓冲运动冲击力。而当脊柱侧弯发生时,力学结构被打破,力的传导出现异常。生物力学原理就如同搭建一座稳固桥梁的蓝图,为矫形器设计提供了关键支撑。通过精准计算,它能确定矫形器该在何处提供支撑力,以及如何施加矫正力,帮助脊柱恢复到正常位置。
设计原理知多少
01
撑开及压缩:
在冠状面上凹侧撑开、凸侧压缩可以矫正畸形(见下图),在矢状面上后方撑开产生后凸(纠正前凸)、 后方压缩产生前凸(纠正后凸)。撑开与压缩操作中, 脊柱所受的力是平行于脊柱长轴的拉力,这种拉力在椎体上可以形成围绕纵轴的弯矩,可以同时矫正脊椎在轴状面的旋转。
02
去旋转技术:
在水平面上通过压力和反压力来减小驼背畸形和脊柱的旋转。抗旋作用与牵引作用应同时进行,以增强矫正效果。
#2
三点力原理
你以为的脊柱侧弯
实际上的脊柱侧弯
对于脊柱侧弯畸形,需要正确施加N组3点力才能达到好的矫正效果。所以,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外,人体生物力学不同于一般力学,人体是活动的,而且还有痛知觉,矫形器穿戴后,人体有任何不适都会将反作用力施加到矫形器上,引起矫形器的转动,矫形器的力系开始发生变化,直到新的平衡建立。脊柱在矫正的过程中以及身体在生长的过程中,力系同样发生变化,所以矫形器需要及时调整。
#3
矫形器设计优化
目前市面上的许多矫形器在生物力学应用上存在不足。比如传统的硬性塑料矫形器,虽然能提供一定支撑,但在压力分布上差强人意。长时间佩戴后,患者的腋下、髂嵴等部位容易出现压力集中,导致皮肤发红、破损,甚至引发疼痛。
压力传感器模块嵌入
本团队研究出一种添加压力传感器的新型脊柱侧弯矫形器,可分别置于腰部、胸部、髂前上脊等位置,能够对身体施加的压力大小和分布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确保矫形器提供的矫正力量恰到好处,既不过强导致患者不适,也不过弱影响矫正效果,使矫形器的矫正功能更加精准有效。
随着生物力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矫形器将更加精准、舒适、高效。它们不仅能帮助脊柱侧弯患者挺直脊梁,更能助力他们重拾自信,追逐梦想。让我们共同期待生物力学在矫形器设计领域绽放更多光彩,为健康生活增添更多可能!
基于松江区科普项目《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筛查科普推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