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热闹氛围渐渐散去,可对于心血管患者来说,节后的饮食调理依然是守护健康的关键一环。假期里,或许美食的诱惑让人有些“放肆”,但现在,是时候重新把健康饮食的“方向盘”握稳啦!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二科张婷副主任医师为您呈上这份节后专属的心血管患者饮食宝典,助您快速回归健康轨道。
宝典一:均衡饮食,多彩蔬果不可少
节后的餐桌上,别让大鱼大肉继续“霸屏”,要给蔬菜和水果腾出足够的空间。色泽鲜艳的蔬果,富含各类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能降低血压、血脂,保护心血管健康。比如,山药、莲子、银耳这些清补食材,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兼顾健康。
宝典二:白肉优选,红肉适量
肉类虽香,但心血管患者得练就一双“挑食”的慧眼。优先将鱼虾贝类、鸡鸭禽类(白肉)纳入日常餐单,它们以优质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优势“脱颖而出”,既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的渴望,又不会给血管添堵。而猪牛羊等红肉,则要适量食用,避免摄入过多饱和脂肪,增加心血管负担。
宝典三: 润燥食物,助力降压
节后气候往往依旧干燥,此时多吃些润燥食物,如同给心血管系统来一场“甘霖”。冬瓜、萝卜、西红柿、茄子等蔬菜,搭配猕猴桃、山楂、苹果等水果,富含钾离子,能巧妙对抗钠离子引发的血压波动,还具有补中益气、生津润燥的作用。
宝典四: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假期中的频繁聚餐可能打乱了正常的饮食节奏,节后赶紧调整回来。遵循少食多餐的法则,每餐七八分饱即可,让肠胃有条不紊地工作,也避免心血管系统因暴饮暴食而“不堪重负”。同时,时刻留意总热量摄入,莫让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给心血管健康埋下隐患。
宝典五:低盐低脂,清淡为主
节后,重口味饮食得果断“断舍离”。过咸、油腻的食物会增加血液粘稠度,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心血管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需控制在5克以内,心衰患者更需注意。在烹饪过程中,可以使用限盐勺等工具来帮助控制食盐用量。
避免食用高盐食品,如腌制品、咸鱼、酱料等。可以使用柠檬汁、醋、香料等调味品来增加食物的风味,减少对食盐的依赖。另外,一些加工食品和快餐中可能含有较高的盐分,如方便面、饼干、薯片等,应尽量避免食用。
在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上的钠含量,选择低盐或无盐的产品。采用蒸、煮、烤、炖等低脂烹饪方法,避免油炸、煎炒等高脂烹饪方式。使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健康油脂进行烹饪。
宝典六:适量饮酒,切勿贪杯
春节余韵尚存,社交场合或许还有美酒诱惑,但心血管患者可得注意啦!过量饮酒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适量饮酒,浅尝辄止,倘若实在想举杯,不妨以果汁、绿茶、菊花茶、山楂荷叶茶等健康饮品代之,既不失社交雅趣,又守护健康。
宝典七:药物治疗不停步,遵医守规保安康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节后切勿自行停药或随意调整药物剂量,这可是控制病情的“定海神针”。规律服药,按时按量,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向医生求助,确保病情稳定。
春节后,建议心血管患者以这份饮食宝典为指引,合理安排饮食,搭配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平和心态,全方位守护自身健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二科 李雅婧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