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创新应聚焦于临床关键问题

2024年度科普中国资源荟萃集成示范项目
广泛汇聚社会科普精品内容,加强与社会专业机构协同联动。
收藏

作者:范先群 来源:科学新生活

创新应聚焦于临床关键问题

医疗行业的实际需求是推动该产业技术进步的核心动力,在医疗装备的研发过程中,临床需求应当发挥关键作用。真正的创新应聚焦于临床关键问题,而非仅仅追随市场现有产品。这不仅要求科研人员深入理解医疗实践,还要与合作医疗机构保持紧密沟通,确保研究成果能够有效转化为临床应用。

医疗装备产业是关系人类生命健康的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高技术产业,也是“医+X”多学科合作的产物。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水平代表国家的综合实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近年来,我国医疗装备生产企业的数量快速增长,但仍以生产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I类和II类医疗装备为主。

以眼科为例,眼科大部分产品仍然依赖进口。从全球市场来看,预计2024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美元。相比之下,我国医疗装备行业投入研发的总费用远低于世界上大型医疗装备企业的研发投入。这与我国巨大的医疗市场不相适应。

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医疗装备研发生产、医疗装备国产化及进口替代政策的实施,自主创新的医疗装备将会加速涌现,产品将实现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的不断突破。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通常被描述为从0到1,再从1到10,最终达到从10到100的过程。从0到1阶段是最关键的,这个阶段涉及如何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并研究出成果。没有这个基础,后续的转化工作都无从谈起。

从0到1的关键则是医生和医学科学家。医生作为临床问题的发现者和科学问题的提出者,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负责将问题转化为科学研究的课题。这其中,医院既是研发的起点,也是最终产品的落地点。因此,整个创新过程均围绕医疗机构展开。

当然,医疗设备技术的革新促进了相关专业领域的进步,如心脏瓣膜疾病治疗、心导管介入治疗等领域正快速发展。同时,科学家和企业家,尤其是那些从事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的科学家,通过创办企业极大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政策环境亦在持续优化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包括赋予科研人员对成果的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等。广大临床医生要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飞马腾空
大学士级
阅读理解
2025-02-09
高宏图
少傅级
学习中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