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愈,是当前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朋友们的共同期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拥有了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在慢乙肝患者群体中,有些人被称为**“临床治愈优势人群”**,他们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获得较高的临床治愈率。
本文将介绍以下要点:
- “谁”是慢乙肝临床治愈优势人群?
- 非优势人群可以“晋升”为优势人群吗?
- 优势人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实现临床治愈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谁”是慢乙肝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
第一,长期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已经获得HBV DNA阴性、乙肝e抗原(HBeAg)阴性,并且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水平较低(小于1 500 IU/mL,甚至小于500 IU/mL)的患者。
✦
第二,那些慢性乙型肝炎发作、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的患者,通过核苷(酸)类似物与干扰素的联合治疗,往往能取得较高的临床治愈率。
✦
第三,非活动期HBeAg阴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HBsAg < 1 000 IU/mL,HBeAg阴性,HBV DNA < 2 000 IU/mL,谷丙转氨酶(ALT)持续正常(< 40 U/L)。干扰素单药或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治疗,能取得较高的治愈率。
✦
**第四,HBV DNA载量高、HBsAg和HBeAg水平也相对较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果这类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提示肝组织内有明显炎症,则表明机体的免疫系统正在努力清除病毒。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可以通过核苷(酸)类似物与干扰素的联合治疗,帮助他们获得乙型肝炎临床治愈。
✦
第五,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尤其是年龄小于7岁的儿童。发病年龄越早,其临床治愈率越高。
✦
第六,产后肝炎发作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对于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产后可能是追求临床治愈的时机。
✦
第七,已经获得乙肝临床治愈的人群,停药后复阳再治疗者。
非优势人群可以“晋升”为优势人群吗?
慢乙肝临床治愈非优势人群,可以通过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治疗,经过一年至数年后,当患者HBV DNA转阴,HBeAg转阴,HBsAg水平小于1 500 IU/mL,甚至小于500 IU/mL时,患者就“晋升”为了乙肝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
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治疗后虽未达到临床治愈,但当患者获得HBV DNA转阴和HBeAg血清转换后,符合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停药指征,可以选择停药。部分停药后的患者重新激活机体免疫,再次出现肝炎发作,这时患者也转化为了乙肝临床治愈优势人群。
**当前,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将非优势人群转化为优势人群。**通过口服安全有效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经过一到数年不等的治疗,部分患者能转化为优势人群。此时,再联合使用干扰素,患者获得临床治愈的比例就会显著提高。
优势人群的治疗方案
强调联合治疗
慢乙肝患者的治疗方案为抗病毒治疗。目前已进入市场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口服的核苷(酸)类似物,另一类是聚乙二醇干扰素。我们特别强调这两种药物的联合治疗,或者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到一定阶段后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
通常情况下,乙肝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只有接受以聚乙二醇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乙肝临床治愈率才能超过30%。
乙肝临床治愈的研究数据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多项关于乙肝临床治愈的大型临床研究,这为优势人群的治疗方案及成效给出了数据支撑。
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的研究数据显示,纳入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 1年、 HBV DNA < 100 IU/mL 、HBeAg阴性且HBsAg ≤ 1 500 IU/mL的慢乙肝患者,通过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48周或最长至96周,在48周时HBsAg清除率达30%以上。
“乙肝临床治愈星光计划”数据显示,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可有效实现非活动期、HBeAg阴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临床治愈,治疗48周时HBsAg清除率为32.2%,累计HBsAg清除率为71.6%。
“破冰计划”研究数据显示,通过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ALT正常的慢乙肝患者,治疗48周时HBsAg清除率为35.8%。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的慢乙肝孕妇,产后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联合治疗48周,HBsAg清除率高达41.7%。
治疗过程中的特殊情况
然而,即使联合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也并非所有优势人群都能达到临床治愈。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评估患者的状态。
在采取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方案时,**HBsAg下降进入平台期的患者,可以通过间歇治疗提升临床治愈率。**暂停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继续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并在 3至6个月后再次评估患者状态,决定是否再次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
当HBsAg阴性,但未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即抗HBs阴性的患者,需要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疗程延长 12 至24 周,也可以给予乙肝疫苗注射,以便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减少停药后复发。
获得临床治愈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慢乙肝临床治愈优势人群,接受以聚乙二醇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可获得临床治愈的机会。
非优势人群可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经过一年至数年的治疗转化成乙肝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
以聚乙二醇干扰素为基础治疗方案的慢乙肝患者,获得临床治愈后持久性好,但是停药后仍需要监测HBV DNA和乙肝五项,注意临床治愈后复发。
以往临床数据表明,取得临床治愈后复发的患者,在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到24周时,HBsAg清除率可达85%以上。
此外,还需要定期监测彩超和甲胎蛋白,因为尽管获得了临床治愈,但仍有发生肝细胞癌的可能,定期监测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措施。
本文作者:
窦晓光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丁洋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文章来源:《肝博士》202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