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中,我们提到NRV表示该营养素每天的需要量,营养成分表中标识的NRV%,表示与需要量相比,它可以提供的百分比。它还可以用来比较不同食物之间某种成分含量的多少。
例如:一种曲奇饼干的脂肪NRV%为51%,而另一种苏打饼干的脂肪NRV%为35%,那么显然苏打饼干的脂肪含量更少。
但不同营养素之间缺少可比性。例如:某款曲奇饼干脂肪的NRV%为52%、碳水化合物的NRV%为20%,百分比看起来是脂肪很多,碳水很少,但实际含量却是碳水60.2g/100g,是脂肪的2倍。这是因为二者的每日需要量不同。一天中人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总量比脂肪高,从而设定的NRV更高。
单项营养素含量很高的食品可能会出现该营养素NRV%超过100%的情况,例如:食用油的脂肪含量一般为99.9g/100g,其NRV%可达167%。因此,不能简单的以NRV%的高低,或者某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的高低来评判食物的好坏,需要综合摄入该食物的量进行判断。
借助NRV%可以粗略评估全天能量、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量是否超标或不足。不过由于性别、体重、年龄、生理状态等因素的差异,不同个体、人群的营养需求不同,如果想要更精确管理自己的膳食,还可以借助《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023)》中的RNI、AI等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指标。
所有的营养素都有NRV吗?
并不是。
根据《GB 28050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我国规定了NRV的,除了能量以外,还有四个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膳食纤维、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共计32种营养成分。这些营养素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生长发育、预防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已被充分证实。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
对于亚油酸、亚麻酸、钼、氯、铬等营养素,尽管有相应的RNI或(和)AI,但由于研究证据和评估手段不充足、在不同人群间的需求量差异过大、营养素在食物中的存在形式多样复杂等众多因素,无法确定一个统一的、适用于普遍人群的NRV。因此,并不是所有出现在营养标签中的营养素都有NRV%。
对于没有NRV%的营养成分,可以参考食品标签上相关的营养声称或宣传用语来进行选择。例如:宣传产品中有“某种(或几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要关注相应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配料表中添加了“氢化植物油”类原料的食品,要关注其反式脂肪的含量。有些食品还会在营养标签上标注“建议食用量”。总之,在预包装食品的选购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食品标签的信息,同时考虑个体营养需求。
随着我国食品管理体系的健全、食品行业的发展、消费者认知的提升和需求的变化,NRV的制定也在不断更迭。如下表所示,最新的GB 28050征求意见稿中修改了维生素D、硒、锌、碘等成分的NRV,删除了胆固醇NRV,删除了脂肪和饱和脂肪NRV的“≤”符号等(如下表所示)。这些变化都是根据当下我国居民的营养需求而产生的。
GB 28050(征求意见稿)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
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食、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运动营养品等特殊膳食食品,由于定位人群的生理状态和营养需求与一般健康人群差异较大,因此不适用统一的NRV。但可以用能量和各营养素占该群体该营养素RNI或AI的百分比来代替,即RNI%或AI%。根据GB 13432《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我国特殊膳食食品的营养标签只强制标识营养素的名称和含量,RNI%或AI%则作为推荐性项目管理,生产企业可自行选择是否标示。
当深度了解NRV制定的原则和依据后,我们可以轻松的得出结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NRV一定有所不同。这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居民的饮食习惯、身体素质水平、营养状况,甚至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异,导致其RDA、EAR、RNI、AI等一系列相关的营养素需求指标不同,从而影响了NRV的制定。另外,有些国家没有NRV,而是以其他数值代替,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根据营养素RNI和RDA制定了能满足大部分人群的营养素参考值Daily Value,DV,同时为1-12月龄婴儿、1-3岁幼儿、孕期和哺乳期女性等建立了单独的标准。
NRV%有啥用?
那么在产品上标示NRV%真的有意义吗?是否可以取消NRV%的标识,或有更好的、可以替代NRV的数值吗?
尽管NRV%不能使消费者非常直观、明确的知道各营养素一天需要的摄入量,但在产品的选择过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帮助消费者了解营养摄入情况
NRV% 能让消费者直观地知晓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在其每日膳食中所占的大致比例,从而辅助他们快速判断该产品对满足自身日常营养需求的贡献程度,便于合理安排饮食以达到营养均衡。例如:一款牛奶产品标注钙的NRV%为16%(每100ml),你就可以很容易换算一下:喝完一盒200ml,今天的钙摄入任务就已经完成将近1/3了。
促进营养知识普及
通过在众多食品包装上频繁出现NRV%标识,能逐渐加深消费者对各类营养素及其每日大致合理摄入量的认识,起到普及营养知识、提升公众的营养健康意识的作用。
便于不同产品间营养比较
在选购不同品牌或种类的同类型产品时,可以依据NRV%对比各产品所含营养素的相对含量,进而选择出更符合自身营养需求的产品。
目前,尚未有能像NRV%这样简单明了且广泛适用于各类食品、各类营养素的替代标示方式。若取消标示,消费者将更难在日常购物中快速获取食品的营养信息并做出合理判断。对于一些需要控制特定营养素摄入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关注碳水化合物、高血压患者关注钠等),NRV%是其管理饮食的重要参考依据,取消标示会给这类人群的饮食自我管理带来极大不便。
但随着我国食品管理体系的完善和进步,以及广大居民营养意识和需求的提高,未来NRV的修订和利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个性化NRV
随着科技发展和对个体差异认识的深入,可以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如是否怀孕、是否患有慢性疾病)等因素设定个性化的NRV。但这需要强大的数据库支持以及便捷的获取途径,如通过手机应用与个人健康数据关联。近年来我国也在不断推进数字化标签平台和体系的搭建,同时不断更新相关的食品标准,尽管目前“个性化NRV”实施起来尚有难度,但可作为未来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食品分级管理并标识
除了NRV%,可以考虑增加类似营养等级的标识,对产品整体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分级,如高营养、中营养、低营养等,让消费者能更全面地了解产品的营养品质,不过如何确定合理的分级标准可能会是一个难题。
强化功能声称
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功能声称(如“有助于肠道健康”等),使其与NRV%标识相互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准确的营养信息。
NRV和NRV%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我国食品行业的管理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居民的科学膳食意识和营养知识储备也需要进一步提升,相信未来会有更加科学、更完善的食品标签管理方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资料:
[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023).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3]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4]GB 13432《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