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其迈,岁律更新。每一年的更迭,都让我们对健康有了新的期许。
然而,在日常忙碌里,**常常为肥胖而苦恼的您,是否筋疲力尽,懒于说话?是否肌肉松软,体型臃肿?是否腰膝酸软,记忆衰退?**岁岁年年,常觉如此,却只当作现代人立足社会的“通病”。香澜医聊提醒您:这些“现代综合征”可能亚健康状态---气虚质肥胖。
气虚质是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正如**《医原》**所言:“诊其人之病,须先辨其人,气质阴阳,金水之质,其人肥白,多属气虚。”相关体质研究显示,肥胖人群气虚质占比较高,女性则更加明显。对于气虚质超重和肥胖者,紧握以下三把密钥,每日活力无限,实现补气瘦身“美丽人生”。
一、食养补气,补法减肥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虚质肥胖多与脾有关,若饮食失调,劳倦伤脾,可致中气虚损、气虚阳微,津液失常,凝聚为痰,湿痰滋漫周身腠理而致肥胖。因此,饮食调养可择小米、糯米、山药、扁豆、红薯、鸡肉、鸡蛋、鲢鱼、胡萝卜、香菇、莲子、龙眼肉、大枣等健脾益气之食物,应避免食用生冷苦寒以及辛辣燥热的食物。
建议药膳:人参莲薏汤
配方:人参10克,莲子10个,薏苡仁2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莲子去心,人参浸软切片,与薏苡仁一起放入碗内,加入清水和冰糖,隔水蒸炖1-2小时。
功效:此汤具有补养元气、健脾祛湿之功效,适用于气虚质肥胖的人群,而实证、热证及体质壮实者不宜服用。
二、穴位敷贴,温经减肥
清代医家吴师机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中医外治法中的穴位敷贴是改善气虚质肥胖的有效手段。穴位敷贴利用药物对特定穴位的刺激和渗透,调节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祛湿化浊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这种穴位敷贴特色外治法不经过内脏代谢,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药物配方: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炒)各10克;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肉桂各9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材按剂量研磨成细粉,过100目筛,装瓶备用。使用时,取适量药粉,用蜂蜜调成糊状,将药物制作成药饼,放入空心的透气胶贴中即可。
选穴配方:神阙穴、足三里穴、丰隆穴、三阴交穴。
1.神阙穴:即肚脐,为人体生命之根蒂,先天之本源。刺激此穴可培元固本、回阳救逆、和胃理肠,调节全身气血运行,促进脾胃运化功能,补气排湿而改善肥胖。
2.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它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功效,能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谷精微的运化,改善气虚质肥胖。
3.丰隆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可调理气血,祛湿化痰。经常敷贴丰隆穴可以祛湿化浊,丰隆,谐音“轰隆”打雷,意指把脾胃上的湿浊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
4.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此穴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促进气血生成与运行,调节内分泌,对于气虚兼水湿内停导致的肥胖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操作方法:先用温水清洁穴位局部皮肤,轻轻擦干,以保证药物更好地粘贴及渗透。可以自制敷贴材料;也可以选择市面上成品如湖南和一堂的扶阳和洛灸等敷贴神阙穴、足三里穴、丰隆穴、三阴交穴等穴位。
注意事项:敷贴后,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微微发红、轻度瘙痒、排出水珠等情况,这是药物刺激穴位的正常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三、起居有常,运动减肥
对于气虚质肥胖的人群而言,日常起居与运动方式至关重要。切记不要经常躺着不动,中医有云 “久卧伤气”,长时间“葛优躺”会使气虚症状加剧。同时,要注意减少熬夜,建议晚上10:30左右上床,11:00左右进入深睡。良好的睡眠如同身体的 “清洁工”,能够助力清除体内残留的废物,让气血恢复,身体机能得以更好地运转。
在运动方面,气虚质者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建议选择较柔缓的健身功法或运动方式。
例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等,太极拳以掤、捋、挤、按等为基本方法,能很好地锻炼全身协调性;八段锦动作舒展优美,能起到拉伸经络、增强脏腑的功效。此外,需避免大负荷、出汗多的运动,像长时间高强度跑步等,这类运动耗能大,易致气虚而肥胖加重。
新年新气象,新岁新健康。愿新的一年,依循中医之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穴位敷贴,运动有方,则气血得养,肥胖可去,助您“活力瘦身”。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王靖涵 刘明雨 熊暑霖 孙贵香 杨同砥 周翘楚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