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以下简称花卉所)有领导专职分管科普工作;成立有科普研学小组,专门组织实施科普相关工作;当年科普工作列入本所2024年度工作计划;在2021年制定了系列科普工作制度基础上,2024年新制定了一批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制定有激励和支持科普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在评奖评优上对长期负责科普工作的科技人员适当倾斜,同时本所经费支出、项目立项,均向科普工作倾斜。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花卉所科普场所面积约15000平米,实行全年对外开放,2024年服务公众人数达到11302人次。本所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的实施与落地,2024年新增了9间科普教室,完成环湖安全围栏安装、实现基地监控影像全覆盖,同时配备AED等必要设备,确保科普活动的顺利进行。
科普教室
环湖安全围栏
基地全覆盖监控
AED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花卉所全年共开展33期科普活动,共23504人参与活动,内容涵盖植物科普、花卉栽培、花艺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基地开展科普研学活动11期,参与人数812人;开展进社区、进校园(例如进大学,进中小学)、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等“走出去”科普活动22期,参与人数22692人。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全国科普日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情况:共举办了活动13期,其中包括:全国科普日广西活动暨八桂科普大行动——园艺科普“三进”系列主题活动的子活动7场,分别是“园艺科普进校园”活动、“小小种子、大大未来”园艺科普入校园活动、“科普启心智 共享丰收乐”青少年农业科普实践公益活动、“科创助三农 科普传真情”主题科普活动等,约11000人参与活动;同时,立足花卉与设施蔬菜学科,开展产业专题培训5期,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25次、培训1000余人次;在基地接待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三美学校等学校,开展花卉科普研学活动4次,服务师生共计560余人次。
在全国科技活动周举办“花卉与蔬菜”科普互动展1期,人数约3000人;在世界地球日举办“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教育活动,线上线下约10000余人参与活动;在世界环境日,开展《幽谷奇葩——苦苣苔与环境保护》的科普宣讲活动,约60人参加活动;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中举办“呵护万千生灵 共建和谐壮美家园”主题活动,约200人参加活动。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无面向公众提供预约的平台主页,只在网页和公众号提供电话预约;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包括科普网站;科普中国科普号;微信公众号“花卉科普大讲堂”。
在科普网站、科普中国科普号、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数量为27个,总阅读量为25458。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全年科普活动均有科技人员组织、实施,开展科普服务共服务23504人。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年度科普工作经费投入17.75万,来源于政府拨款、技术服务。科普活动支出2万元,科普基地基建支出12.3万元,设备支出3.45万元。
花卉所共有科普专职及兼职人员工60人(含科技人员42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9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7人;博士5人,硕士27人,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二、特色工作
(一)全国科普日与公益结合,社会效益显著
本年度全国科普日活动在科普知识传播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公益元素,取得了显著成效。活动期间,面向山区留守儿童、听障儿童等开展5期9场农业科普实践公益活动,分别为:“科普启心智 共享丰收乐”青少年农业科普实践公益活动、“花漾科普”绽放校园 点亮乡村科学梦植物主题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科技赋能兴边富民,科普助力乡村振兴”科普教育乡村行系列活动——花卉科普入校园、“科创助乡村 科普传递爱”主题科普活动、“认识植物与昆虫 探索农科大世界”听障儿童科普活动)。活动不仅播撒了热爱农业、热爱劳动、探索求知的种子,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推动科普教育与公益事业的融合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获得媒体报道。
(二)助推“双减”,初步形成特色化的农业科普研学课程体系
为贯彻落实八桂科普大行动活动精神,积极响应教育“双减”政策,花卉所紧密围绕科学教育加法要求,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化科普研学课程体系,着力打造“农业科学、园艺体验、生态保护”三大板块的科普研学课程。通过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体验,激发其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针对高中生群体,特别设计了“植物克隆的秘密”课程,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组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上述科普研学活动的开展,花卉所致力于增强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助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三)科普与技术服务双轮驱动,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依托设施农业与休闲农业产业科技先锋队及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等科技服务载体,在广西全区范围内积极开展花卉与设施蔬菜高效栽培、种苗繁育、新品种示范、病虫害防治、花海营建等技术服务工作。通过普及设施蔬菜、兰花、石斛等花卉知识与生产技术,有效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三、问题不足
(一)花卉研究所作为科研机构,虽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但因大部分为科技人员兼职,全年参加科普培训的人数少,科技人员科普传播能力参差不齐,整体科普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二)在科普品牌、科普知识宣教过程中,在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而发文量小、也缺乏活动视频制作推广,传播效果有限。
四、工作建议
(一)建议中国科协在组织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培训活动的时候,考虑针对不同类型科普基地进行专题培训,可从基地建设、科普活动、科普宣传等方面寻找典型基地进行案例讲解。
(二)完善科普团队建设,让每位科研人员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开设科普活动设计,丰富科普内容,确保师资分配与科研方向相匹配。
(三)丰富宣传平台,在现有的公众号、科普中国科普号基础上,增加科普知识推文、科普知识小视频的制作与发布等;进一步加强与本地媒体(如电视台、报纸、网络媒体)合作,进行专题报道,提升品牌的社会认知度。同时积极邀请媒体参与活动,进行现场报道,增强科普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四)通过科企合作,逐步提高基地科普研学能力,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