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中,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人类文明,存在许许多多的差异。然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却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对黄金的珍视和喜爱。
黄金,被普遍地当做财富本身,也被视为美丽的装饰品,甚至能够抵挡岁月无情的流逝,因而在人类历史上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其影响力超过了储量更大也更实用的银、铜、铁、铝等金属,直至今日。
01黄金才是永流传
主流的科学观点认为,宇宙的起源是一场规模庞大到难以形容的宇宙大爆炸(Big Bang),大致发生在138亿年前。在大爆炸的瞬间,万物俱寂的虚空之中,就诞生了最基础的元素:氢和氦。接着,在数千万年的时间里,这两种元素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不断聚集,形成了原始的星体,并随之引发了核聚变反应,也就是毁天灭地的核爆炸,先后达到了白矮星、超新星、中子星等奇迹般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比氢、氦更重的元素就逐渐诞生了,包括铁、铜……以及金元素。
图源:Pixabay
也可以说,地球上乃至宇宙中所有的金子,都是在恒星燃烧的残骸中诞生的,它们的“年龄”甚至比地球本身还要古老。
然而,绝大多数元素都没法以它原本的模样穿过岁月:我们的地球上充满了氧气,这种气体让生命得以存续,却也随时改变其他的元素,让氢元素变成水,让铁元素变成铁锈,让碳元素变成二氧化碳……只有少数元素,凭借着极其稳定的性质,心如止水地拒绝了氧气的邀请,其中就包括了惰性气体和金元素。
是的,金的化学性质实在是太稳定了。在自然条件下,它永远也不会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实际上,金几乎不会和大自然里的任何东西发生反应。直到现代化学诞生之后,人类才在实验室里用极为苛刻的条件(比如使用王水这种超强的酸),促使金元素和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
这种稳定的性质,赋予了金子特别的价值:你可以把财富凝聚在一块块金币、金锭或其他什么形状的器物之中,把它们留给你的子孙后代,而无需担心它们会被时间磨损、锈蚀——哪怕有朝一日,人类文明消失了,这些黄金依然会安然无恙留在地球上,被重新诞生的文明所发现、所珍视,正如数千年来人类所做的那样。
02稀少不一定,贵重是真的
实际上,地球上的金子有很多很多——倘若把它们都开采出来,再平均分给全人类,每个人能分到数百吨之多。然而,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密度极大(通俗地说,就是“很重”),是铁的两倍还多,所以在地球刚诞生的那段时间里,在重力的作用下,绝大多数的金子都下沉到了地核之中,深藏于距离地面几千公里的地球深处。显然,在可以想见的未来,人类也难有挖到地核的科技能力,这些金子压根就是拿不到的。
而人类可以开采到的金子,都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通过地壳运动或火山活动,才到达地表或地下浅层的,堪称万里无一的幸运儿。因此,人类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劳动和资源,才能找到少得可怜的金子,这就让它们的价值在各个时代、区域的人类中形成了共识,从而牢牢坐稳了“财富代言人”的宝座。
在人类历史上,金子也曾遇到过许多的挑战者:贝壳、铜、银、各种宝石,以及近代开始流行的钻石。然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
图源:Pixabay
今天,没有谁会把自己的财富全换成铜板,堆成小山,也没有人会带着一大罐贝壳下葬,甚至连钻石都失去了昔日的光芒——而金子依然被视为财富的凝结,甚至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的压舱石,睨视群雄,独孤求败,就像数千年前那样,从未改变。
03既好看,还好用
当然,除了把金子当成财富储存起来,它还是有许多现实用途的。
金子天生就带有一种美丽而炫目的颜色——没错,这就是以它来命名的“金色”。这种颜色是自然界里其他的东西难以模仿的,与之最接近的,或许就是太阳的光晖。因此,它被广泛地用作装饰,或是塑造那些特别尊贵的物件。而金子恰好又具备极强的延展性(也就是说,它既柔软又坚韧,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它的形状,而不担心它会断裂),让工匠们得以恣意挥洒才能,制造出了那些比金子本身更璀璨的首饰和雕塑来。
Tips小知识
○纯净的金子当然是金色的。然而,如果你掺入一些别的金属,它就会改变颜色。比如,首饰中颇为流行的“玫瑰金”,就是在金里掺入了一些银和铜;而“白金”(不是铂金),则是掺入了一些银和镍。
图源:Pixabay
○首饰上常说的“24K金”“18K金”,标识的是金子的纯度。它的计算方法颇为奇怪:把这个金首饰的总重量分为24份,其中金元素占多少份,就是多少“开”(karat)。比如,某个金首饰里,金的重量占了75%,也就是在24份重量中占据了18份,就可以称为“18K金”。而“24K金”当然就是纯金了。
○“纯金”一词也并不是最精确的。只要纯度达到99.6%的金子,就可称为“24K金”。而更高纯度的金子,就可以使用“足金”“999金”的标识,意思是“金的纯度达到了99.9%”。要把99%纯度的金子提炼到99.9%,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价格也会更高。
此外,金子强大的延展性还让它有了一个光彩夺目的用途:被打成非常非常薄的金箔(比A4纸要薄得多),再覆盖在建筑物或塑像表面,从而让它们有了一个熠熠生辉的外表,在阳光下无言地诉说着尊贵与雍容。这也让金子的地位又增添了几分威严。
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金子也为自己找到新的、更实际的用途:它的导电能力非常好,使用时间久了也不会氧化锈蚀,因而很适合用在各种集成电路元器件的导电接口上,让元器件的使用更稳定、更顺畅,这就是传说中的“金手指”。而且这一层镀金非常薄,所以成本其实也不高。今天,电子设备上使用的黄金,已经占到了世界黄金年消费量的10%左右。
此外,在航天工程中,金子也有极大的用处:地球之外,再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所以宇宙空间里的辐射要比地球上强得多。无论是卫星、飞船还是航天员,都必须做好对辐射的防护,否则设备会受损,人员也会受伤。因此,在很多卫星、航天器上,都能够看到金箔包裹起来的部分。在飞船上的玻璃观察窗口、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的头盔玻璃上,也都镀有一层纤薄的金,既不影响观察,又能过滤绝大部分宇宙射线,是非常理想的防护措施。
金子,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为Au,这来自于拉丁语的“aurum”一词,原意是“日出之光”。它起源于宇宙,深埋于地球,如今又在探索宇宙的征程中,帮助人类抵挡日光等宇宙射线的辐射,在轮回中历经岁月沉淀,时光打磨,依旧闪耀着它独特的光芒,被一代代人另眼相待。
供稿单位:重庆科技馆
作者:馒头老妖,科普作家,南京大学化学博士。
审核专家:李春藜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