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 “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京发布,无人驾驶汽车位列其中。
“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主要指近5年已经完成且实践验证有效并产生全球性影响的工程科技重大创新成果,既包括重大工程项目或关键技术装备,也涵盖工程科技关键原始创新与突破。
无人驾驶汽车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可预见的颠覆性技术,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革命。
目前,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下,无人驾驶正在实现从规则导向到端到端智能的飞跃,并接近完全无人驾驶水平。无人驾驶技术的崛起与发展,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更是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销量来看,2023年全球无人驾驶车辆销售额达到166.93亿元的新高。从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达到118.5亿元,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特斯拉、Waymo、百度Apollo、商汤科技等企业在无人驾驶行业商业化落地和技术创新上具有领先优势。
近年来,中国无人驾驶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中国制造2025》战略明确提出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提升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此外,《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也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了规划,为技术的合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24年6月,工信部发布了《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基本信息》,九家车企最近获得了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许可,试点项目不仅可以加速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还能够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提供依据,大力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
中国广阔的市场、公众对于自动驾驶的包容度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都有利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落地。未来无人驾驶将逐渐普及并成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无人驾驶也将与其他交通工具进行融合,打造水陆空一体化的无人驾驶交通系统。
无人驾驶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多重特征,其对于培育、发展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人驾驶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将推动交通出行方式变革、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事故风险,无人驾驶还将对生产要素带来创新性配置,也将催生出新的技术岗位,同时,无人驾驶的发展和应用,还能推动汽车、交通、物流等多个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