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认知里,“肾虚” 似乎是中老年人的专属问题。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 90 后却发现自己也被 “肾虚” 找上门。脱发严重、精神萎靡、腰膝酸软…… 这些看似与年龄不相符的症状,正困扰着不少 90 后年轻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 90 后的肾脏提前亮起了红灯?其实,正是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损害着他们的肾脏健康。
熬夜成常态
对于 90 后来说,熬夜几乎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或是沉迷于手机游戏、刷短视频,或是忙于工作加班、赶项目进度,夜晚的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然而,熬夜对肾脏的危害是巨大的。我们的身体遵循着一定的生物钟,肾脏也不例外。在夜间睡眠时,肾脏的代谢活动会相对减缓,进入一种 “修复” 状态,有助于维持肾脏细胞的正常功能。但熬夜会打乱这种生物钟,使肾脏持续处于工作状态,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长期熬夜会导致肾脏细胞的代谢负担加重,就像一台一直高速运转却得不到保养的机器,容易出现故障。此外,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失衡,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
过度劳累
90后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他们常常加班加点,过度劳累。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还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当身体过度劳累时,会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这些废物需要通过肾脏排泄出去。如果肾脏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就会导致肾功能受损。而且,过度劳累还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肾脏感染性疾病,如肾盂肾炎等。
不良饮食习惯
在饮食方面,90 后的选择可谓五花八门。外卖、快餐成了他们日常的主要食物来源,这些食物往往高油、高盐、高热量,缺乏营养。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增多,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长期下去还可能引发高血压,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此外,过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肉类、海鲜等,也会增加肾脏代谢蛋白质的负担。同时,90 后还热衷于喝各种饮料,如奶茶、可乐、咖啡等,这些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添加剂,不仅会影响血糖、血脂水平,还会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而相对的,喝水不足也是一个普遍问题,水分摄入过少会导致尿液浓缩,有害物质在肾脏内积聚,增加肾结石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缺乏运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90 后越来越缺乏运动。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上下班依赖交通工具,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缺乏运动不仅会导致身体肥胖,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肾脏的正常功能需要良好的血液循环来维持,缺乏运动使得肾脏的血液灌注不足,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排泄功能。而且,肥胖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又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健康。
滥用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 90 后在身体出现不适时,不经过医生的指导,就自行购买药物服用。尤其是一些抗生素、止痛药等,滥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例如,某些抗生素会引起药物性肾损伤,导致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等疾病;而长期大量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等,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甚至引发肾衰竭。
90后出现 “肾虚” 等肾脏问题,并非偶然,而是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积累的结果。要想保护好自己的肾脏,90 后们需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合理饮食,减少高油、高盐、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水分摄入;适度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在用药时,一定要遵循医嘱,避免滥用药物。只有这样,才能让肾脏保持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