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元宵佳节话中医!这些藏在传统习俗里的中医养生智慧,你知道吗?

湖南医聊
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
收藏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这个温馨的日子里,人们阖家欢聚,一同赏灯火、品美食。吃汤圆、赏灯、赏月、舞狮等传统习俗,不仅充满节日氛围,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医养生智慧。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朱莹,一起探寻这些习俗背后的养生奥秘。

品尝汤圆 滋养脾胃

汤圆,是元宵节的标志性美食,寓意着团圆美满,更是隐藏着中医健脾补中的养生秘诀。

春季阳气升发,肝经气盛,而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若肝火过旺,或脾胃虚弱,则易导致肝木乘克脾土。所以元宵节可适量品尝汤圆,以滋养脾胃。

**糯米皮:**汤圆选用糯米做外皮,《本草纲目》中记载:糯米味甘,性温,因此糯米是较好的补充益气、健脾养胃之食。

**馅 料:**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当春之时,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汤圆常以甘甜之黑芝麻、红豆沙、枣泥白糖等为馅,甘味入脾,最宜补益脾气。

正月十五,乍暖还寒,古人吃汤圆的同时,也常搭配甜酒酿、桂圆红枣汤、桂圆姜汤等汤水,暖胃又驱寒。

医生提醒,汤圆属于高热量、高糖分食物,不宜多食,特别是糖尿病、高血脂症患者与消化不良人群,建议浅尝辄止!

赏灯猜谜 顺畅心气

元宵节张灯结彩,明亮的灯火寓意着阳气生发,恰好与中医所讲的春季阳气上升的理论相契合。

红色的灯笼在五行中属火,对应人体五脏中的 “心”。置身于灯火辉煌的环境里,人体阳气会受到激发,整个人变得精神饱满、活力十足,心情也会更加舒畅。

赏灯时,可参加猜灯谜活动,锻炼大脑。中医有 “心主神明”之说,猜灯谜时,人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在思考解谜的过程中,身心平衡,心气顺畅,精神更加充沛,思维愈发敏捷。

《黄帝内经》里提到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意思是愉悦的情绪能让人体气血顺畅,脏腑功能正常。在元宵节,和家人朋友相聚,一起交流情感、分享快乐,有效释放日常积累的压力,避免肝气郁结,可达到情志养生的目的。

舞狮逛市 活络筋骨

《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 春季,是阳长阴消的开端,此时阳气开始萌动。适当进行运动,能够助力阳气升发,推动气血顺畅运行,调和营卫,进而增强人体免疫力。

逛庙会、看舞狮这类活动在春季颇为常见。人们步行参观,甚至参与其中时,全身都能得到锻炼,筋骨得以舒展,有助于抵御春季的寒湿之气,预防疾病。

就像明代诗歌《走百病行》中所描绘的那般:“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 诗中呈现的正是大家在节日里参与活动、祈求健康的热闹场景。

从品尝汤圆、赏灯猜谜,到参与庙会、舞狮等活动,元宵节的诸多习俗,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医养生智慧。如今,在延续和享受这些传统习俗时,循着古人的智慧,在节日里收获健康,为全年的健康体魄筑牢根基,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一年的生活与挑战。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符佳

指导专家: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朱莹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评论
飞马腾空
大学士级
阅读理解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