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拥有神话中“顺风耳”的神奇能力,我们将能听到什么呢?在工业领域大步迈向智能化的今天,数字化的“顺风耳”已经能够捕捉到螺丝松动的微弱声音,提前发现设备的安全隐患,为现代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
2月11日,位于浙江省科协的科学咖啡馆座无虚席,一场以“声探万物 智赋未来”为主题的技术对接会,展示了工业检测领域的最新动向:利用声学技术来“倾听”设备的健康状态。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浙江省电力学会、萧山区科学技术协会承办,杭州市萧山区涌潮综合能源研究院、杭州云音超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学会材料专委会、科创之江百人会共同协办。
▲主持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杨建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斌勇,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设备技术中心主任王少华,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数字平台团队负责人黄小光,杭州云音超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斌强等专家学者,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郭寄良、浙江省委组织部人才办二级调研员方锐、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周力军、浙江省电力学会秘书长郑伟民以及各工业声谱技术领域的专家及企业家朋友共70余名出席了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孙斌勇团队曾经做过一次实验。为600颗鸡蛋进行“面试”,其中,300颗内部有裂缝的鸡蛋无一漏网。这场面试的“考官”并非经验丰富的质检员,而是一套基于云音工业声谱技术的裂缝检测。声音不只是反映了设备的振动,更是设备健康状态的一种表达,孙斌勇团队正运用先进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对它进行完美“解读”。
▲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孙斌勇做分享
据悉,云音工业声谱技术是孙斌勇在湘湖院士岛院士工作站孵化的产业化项目,现场,他对这一研发成果进行了介绍。当传统的声音分析方法主要判断声音的高低时,团队另辟蹊径,首创提出声音“密度”概念,开创性实现工业声音的精确量化分析,利用传感器和超算平台协同,构建设备声音曲线,建立各种声音曲线与设备健康的对应关系。
这套设备具备一致性和区分度两大优势,将为各类工业生产设备的健康状况呈现前所未有的透明度,从而确保生产流程的高效与安全。
像最敏捷的声音“捕手”,不管设备中出现了多微小的异常信号,通过能量和密度曲线也能一目了然,进行精准“捕捉”。
超声波技术已经在电网设备上扮演“听诊器”的重要作用。
在一次例行检测中,某500kV变电站的闸刀气室底部超声波信号异常。打开检修时,发现气室内散布着黑色颗粒,最长足有1毫米。超声波信号的及时检出,有效阻止了整个片区突然停电的危险。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设备技术中心主任王少华现场分享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设备技术中心主任王少华介绍,近年来,超声技术在局部放电检测、焊缝探伤等领域已经精准识别多个安全隐患和未熔合缺陷,有效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在浙江,AI+声波的技术正扮演着“预言家”的重要角色。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数字平台团队负责人黄小光现场分享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数字平台团队负责人黄小光团队打造了一套智能预警系统,通过声纹、温度等多维数据融合,构建了设备的“数字孪生”,能实现24小时实时检测,提前判断和预警故障发生的功能。
在舟山某船厂,云音工业声谱技术被用于对比分析已使用五年的轴承与新轴承的声音特性,从而确定轴承的磨损程度和是否达到报废标准。
这项技术通过详细的声音分析,帮助识别轴承的劣化趋势,为轴承的维护和更换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杭州云音超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斌强介绍,除此以外,相关技术还将在轴承真伪鉴定、新设备安装调试等领域带来质检革命,并为工业设备智能、按需添加润滑脂,延长使用寿命。
▲ 杭州云音超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斌强现场分享
当天的活动为云音工业声谱技术在浙江进一步“落地开花”按下了启动键。
▲ 技术合作推广协议现场签约
现场,杭州市萧山区涌潮综合能源研究院和杭州云音超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推广协议。双方约定共同合作,赋能这一技术的深入研发和落地,助力电力、制造、能源等领域高质量发展。
▲ 云音工业声谱检测技术产品应用演示
新技术赋予机械设备“发声”的能力,它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为公共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从研究成果、应用场景到未来愿景,在对话交流环节,几位专家和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