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晓梅 徐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审核:杨志金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副主任医师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患者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虽然能有效提高生存率,但由于神经功能的损伤,有40%左右的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后仍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偏瘫是其中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其中,良肢体位摆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为什么要进行良肢体位摆放?
1.预防并发症
正确进行良肢体位摆放可以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例如,长期卧床患者如果肢体摆放不当,很容易出现肩部下沉、髋关节外旋等异常姿势,进而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2.促进身体康复
正确进行良肢体位摆放可以为患者后期的康复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平衡力和协调能力。
二、良肢体位摆放的方法
1.仰卧位
头部:放在枕头上,面部朝向患侧。
上肢:患侧肩部垫一个软枕,使肩部稍高于心脏水平,肘关节伸直,手指伸展,掌心向上。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健侧卧位
头部:放在枕头上,与躯干成直线。
上肢:患侧上肢向前伸展,放在胸前的枕头上,肘关节和腕关节伸直,手指伸展。
下肢: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健侧下肢前方,健侧下肢自然伸直。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患侧卧位
头部:稍前屈,避免受压。
上肢:患侧肩部前伸,肘关节伸直,手指伸展,掌心向上。
下肢:患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侧下肢自然屈曲放在患侧下肢后方。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床上坐位
保持髋关节屈曲90°,用枕头垫好背部以保持躯干直立,两侧上肢采用伸展位放于移动桌上,双膝屈曲50°~60°。同时,为避免对患者肘部的挤压,应将枕头放于患者的肘关节下方。该体位多应用于进食、排泄等情况,可有效避免患者下肢伸肌痉挛。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5.轮椅坐位
在患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及早将患者转至轮椅上,并将木板垫于轮椅靠背及患者后背之间,以保证患者的躯干能够伸展,同时前旋手指,双脚自然下垂并置于脚踏板上,或者患肩呈100°平放于桌面上。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6.体位变换
建议以上体位每2小时更换1次。
三、良肢体位摆放的优点
从上述良肢体位摆放的方法中不难看出,正确进行良肢体位摆放的优点:(1)仰卧位强化伸肌优势;(2)健侧卧位强化患侧屈肌优势;(3)患侧卧位强化患侧伸肌优势,增加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使整个肢体拉长。
概括一下,其整体优点是预防瘫痪肢体挛缩,抑制肢体痉挛,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残障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送您良肢体位摆放的口诀:
良肢摆好很重要,仰卧侧卧有门道。
上肢伸展要自然,下肢微屈保稳定。
定时翻身别忘记,预防畸形护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