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减油减盐,健康生活从舌尖开始!这些核心知识请查收

湖南医聊
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
收藏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外卖、快餐成了许多人的日常选择,但随之而来的高油、高盐饮食却让健康隐患悄然滋生。

据统计,中国居民平均每日盐摄入量高达10.5克(远超WHO建议的5克),而食用油摄入量也超过推荐值的1.5倍。长期过量摄入油盐,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肥胖甚至癌症密切相关。

如何科学减油减盐,守护健康?让我们用科学依据和实用方法,重新定义“美味”。

一、减盐:并非“没味道”,而是“新滋味”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介绍,盐(氯化钠)中的钠离子是人体必需元素,但过量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肾脏负担加重。研究表明,每日减少3克盐摄入,可降低20%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警惕“隐形盐”

1、加工食品:火腿、腊肉、罐头、速冻食品(如饺子、披萨)的钠含量惊人。例如,100克火腿钠含量≈1500毫克(占每日推荐量的75%)。

2、调味料:酱油(10毫升≈700毫克钠)、豆瓣酱、鸡精、蚝油,甚至面包(一片≈200毫克钠)都可能成为“盐陷阱”。

3、零食:薯片、辣条、话梅、坚果(如盐焗腰果)的钠含量远超想象。一包100克薯片≈1200毫克钠(占推荐量的60%)。

建议:

1、购买食品时查看营养标签,选择“钠含量≤120毫克/100克”的低钠食品,或“钠含量≤30%NRV(营养素参考值)”的产品。

2、用天然香料(如罗勒、迷迭香)代替部分含钠调味料。

重建味觉:让清淡成为习惯

人类味蕾对盐的适应性极强。研究发现,持续4-8周减盐后,味觉敏感度可提升30%。

1、渐进式减盐法:每周减少10%的盐量,例如第一周每日用盐5克,第二周4.5克,逐渐过渡至每日3克(半茶匙)。

2、替代增鲜法:

酸味:柠檬汁、苹果醋(炖肉时加醋可软化纤维,减少用盐)。

鲜味:香菇粉、海带、虾皮(天然谷氨酸钠)、番茄(炖汤时释放鲜味)。

辛香:新鲜辣椒、姜黄、黑胡椒、芥末(刺激味蕾,转移对咸味的依赖)。

烹饪技巧:锁住食材本味

1、蒸煮保留原味:清蒸鱼搭配葱丝和少量蒸鱼豉油(可稀释使用),比红烧更健康。

2、低温慢烤:用烤箱烤制蔬菜(如南瓜、胡萝卜),焦糖化反应自然释放甜味,无需额外加盐。

3、巧用食材搭配:用甜玉米、胡萝卜的天然甜味平衡菜肴咸度。

二、减油:选对油脂,控好用量

油脂是人体必需能量来源,但过量摄入(尤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增加血脂异常、动脉硬化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人每日食用油应控制在25-30克(约2-3汤匙),但实际不少人日均超50克。

**1、**优选健康油脂

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茶籽油(适合凉拌或低温烹饪)。

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籽油、深海鱼油(富含Omega-3,抗炎护心)。

减少动物油和棕榈油:饱和脂肪占比高,易升高“坏胆固醇”(LDL)。

**2、**改变烹饪方式

多用蒸、煮、炖、凉拌,少用煎炸。若必须油炸,可搭配吸油纸,或用空气炸锅减少用油。

炒菜时先润锅再倒油,或使用喷油壶控制油量。

**3、**警惕“隐形油”陷阱

沙拉酱、糕点、膨化食品、外卖菜肴(如地三鲜、干锅)往往含大量油脂。一块100克蛋糕≈20克脂肪,接近每日推荐量。

三、减油盐≠牺牲美味,科学搭配更健康

误区纠正

1、不吃盐会没力气:

钠缺乏症(低钠血症)在正常饮食中极其罕见,仅见于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未补充电解质,或严重腹泻。普通人群无需担心。

2、植物油健康,可以多吃:

即使是健康油脂,1克仍提供9大卡热量。每日30克油≈270大卡,相当于一碗米饭的热量。

3、低钠盐=安全盐:

低钠盐用钾替代部分钠,适合高血压患者,但肾功能不全者可能因钾排泄障碍引发高血钾症(致死风险),需遵医嘱。

风味增强方案

1、鲜味叠加:

天然鲜味组合:香菇+海带+笋。

发酵增鲜:味噌(低盐版)、纳豆、豆豉(富含游离氨基酸)。

2、口感升级:

脆感:烤燕麦片撒在沙拉上,代替油炸面包丁。

绵密感:用椰浆(无添加)代替奶油制作浓汤。

3、视觉诱惑:

多彩蔬菜搭配(红椒、紫甘蓝、绿叶菜)刺激食欲,减少对重口味的依赖。

四、实用行动指南

家庭实践

购买限盐勺、带刻度油壶,量化每日用量;鼓励全家人参与,互相监督。

外食与社交场景

1、点餐技巧:

要求“少油少盐,调料分开放”,优先选择清蒸鱼、白灼虾等菜品。

用热水涮去菜肴表面浮油(可减少50%油脂摄入)。

2、聚餐策略:

自带低盐蘸料(如小米辣+柠檬汁+薄盐酱油),避免火锅店高钠酱料。

特殊人群注意

1、儿童:

1-3岁幼儿每日盐≤2克,4-6岁≤3克。避免用成人口味喂养,用天然食物训练味觉。

2、高血压患者:

严格限盐至3-4克/天,优先选择高钾食物(香蕉、菠菜、紫菜)促进钠排泄。

健康小贴士

排钠饮食:每日500克蔬菜(如菠菜、芹菜)补充钾,对抗钠的升压作用。

护血管零食:原味坚果(每日10克)、黑巧克力(70%以上可可)。

运动协同:每周150分钟中强度运动(如快走)可加速代谢多余油脂。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宣传法制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