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居民对健康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持续升高,防治形势较为严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中心开展了一项新的治疗技术——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技术(EECP)。
此治疗方法是除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支架、心脏搭桥之外,用于治疗慢性缺血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种安全、无创、绿色、有效的治疗方法。因其让患者在轻松舒适中进行血管内血流加速循环运动,治疗1小时好比睡着跑了1小时而被誉为躺着的“马拉松”、心脏病患者的“躺赢”神器。
一、什么是体外反搏?
心脏康复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婷介绍,体外反搏的原理是通过跟踪心电R波,在心脏舒张期对裹于下肢和臀部的气囊同步充气,序贯加压,形成舒张期反搏波,提高舒张压,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增加心脏舒张期血流灌注,增加心脏输出量,改善外周血供,包括增加冠状动脉血供。心脏收缩期气囊排气,外周动脉舒张,心脏后负荷减轻,减轻心脏氧耗。
二、体外反搏的适应证
**1.最佳适应证为慢性心血管疾病:**包括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植入/冠脉搭桥术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Ⅲ级);高血压等。
**2.慢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脑梗死(包括腔隙性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性痴呆;眩晕综合征(脑源性和颈源性);血管性头痛等。
**3.眼科疾病:**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早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4.康复、保健、消除疲劳:**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亚健康人群和老年人的保健。
**5.其他疾病:**突发性耳聋;血管性阳痿;末梢循环障碍;动脉硬化性血管闭塞;缺血性肾脏疾病等。
当然,体外反搏也存在一些禁忌证,具体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如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等。
三、体外反搏治疗过程有什么不适吗?
体外反搏治疗中无不适或痛苦,治疗过程中可以入睡、听音乐、看电视、接电话,实现舒适治疗。
四、反搏治疗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治疗前不要过度饮用茶、烟、酒等引起兴奋的食物,不要大量饮水,治疗前去洗手间排空小便,请穿棉质柔软贴身秋裤,口袋内硬物取出。
五、体外反搏需要做多久为宜?
建议每天30分钟—1小时左右,每周3—5次,总治疗时长推荐35—36小时。多项研究证实,体外反搏动治疗14天左右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改善,心脑肾供血提高,患者体力、精力增加,睡眠改善,后续1—2年仍可获益。
六、体外反搏有哪些治疗优势?
它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多靶点、多作用机制,多器官、多系统受益,集预防、治疗、康复一体的享受式治疗,非常适合“多病共患”老年人群。
七、体外反搏治疗与运动锻炼有什么区别?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学科带头人肖长江教授表示,运动可以使全身血流加速,起到防病治病、动则生阳的作用。但仍然有非常多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不一定能耐受具有治疗作用的运动强度或者没有建立主动、科学的运动习惯。
体外反搏治疗是增加了冠脉舒张期的血液灌注,提高了心肌缺血区与非缺血区的压力阶差,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在增加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液灌注的同时不增加心脏的负荷。这对于很难主动运动来强健心脏的患者来说,“躺赢”更有吸引力从而促进心脏健康。
对于已经有主动运动习惯的患者来说,主动运动加上体外反搏的被动运动,更是疗效倍增。目前,我国已将其纳入医保范围,属于甲类报销的治疗项目,门诊和住院患者均能报销。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二科 李雅婧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