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撑大饿小,胃的大小真会改变?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

近日,“女子暴饮暴食医生胃里取出10斤食物”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不少人心中产生了疑问:人类的胃正常容量究竟是多少?胃会被撑大或饿小吗?

最大容量约3000毫升

上海市东方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陆金来表示,胃的容量因人而异,它会因年龄、性别、体型等多种因素而有所差异。从结构上看,胃上端与食管相连,下端和小肠相接。当食物经食管进入胃后,胃壁肌层便开始有规律地蠕动。这一蠕动过程就像是一台精密的食物处理器,不仅能将食物进一步磨碎,还能让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随后通过蠕动把食物推送到幽门,进而进入小肠,开启后续的消化吸收之旅。

“在空腹状态下,胃可以收缩成管状,仅有拳头大小,容量约为50毫升。而随着食物和水的进入,胃就如同一个逐渐被撑开的口袋,但它的扩张是有限度的,正常情况下最大容量约为2000-3000毫升。”陆金来说。

胃容积的变化极为有限

“胃的容积虽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但并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因为长期吃得多就变大,或者因为长期饥饿就变小。”陆金来解释,从生理机制来看,长期过度进食确实可能使胃壁的肌肉和神经适应能力增强,导致其扩张能力略微增加,不过这种变化极为有限。

很多时候,感觉自己胃口变大了,其实是人体感受饥饿和饱腹的机制在起作用。陆金来举例说,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是向大脑传递饱腹感信号。当人体摄入食物后,尤其是摄入了较多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脂肪细胞会分泌更多的瘦素,告诉大脑已经吃饱了,应该停止进食。但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高热量饮食状态,可能会出现瘦素抵抗,即身体对瘦素的敏感性降低,即使体内脂肪含量增加,瘦素分泌增多,大脑也无法接收到有效的饱腹信号,就会感觉胃口越来越大,总是觉得吃不饱。

但是,陆金来提醒,长期暴饮暴食,胃部会持续处于膨胀状态,导致胃壁损伤和其他并发症。除了肥胖之外,还会导致胃部不适、胃酸反流、胰腺炎、心血管疾病、肝脏负担加重、血糖波动、心理健康问题、睡眠质量下降、营养失衡和免疫力下降等。

长期饥饿也并不会导致胃实际变小。当我们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时,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但这只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胃的实际大小并没有改变。“而且,长期饥饿对胃的自我修复非常不利,胃黏膜在缺乏食物刺激和营养供应的情况下,修复能力会减弱,容易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陆金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