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香澜医聊」易胖体质,你中招了吗?专家支招让减肥事半功倍

湖南医聊
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
收藏

37岁的王女士,是一名文员,由于工作原因长期久坐且饮食不规律,常年吃外卖。早上起床后总觉得喉咙里有黏痰,身体困重,近2年来,体重逐渐增加,面色萎黄少华,腹部越来越臃肿,月经量少,两天即干净。

她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孙贵香教授体重管理门诊,体质测评结果显示:痰湿质。在孙贵香教授指导下,她开始改变生活方式,经饮食、运动、药浴、穴位敷贴综合调养后,王女士体重下降31.5斤,肚子明显变小,月经量增多,气色也越来越红润。

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而肥胖会增加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结节/乳腺肿块/脂肪瘤/子宫肌瘤等结节类疾病的患病风险。早在清代《张聿青医案》就明确指出“形体丰者多湿多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痰湿体质在超重/肥胖人群中的占比居高不下。

痰湿质属于“易胖体质”。因津液运化失常、痰湿凝聚,痰湿质人群会有面部油脂多、头发油、胸闷、痰多或口水多、口中黏腻或甜、体型臃肿、腹部肥满、舌体胖大、舌苔白腻、便溏不爽等症状。想要有效化痰祛湿、减轻体重,可从饮食药膳、起居锻炼、穴位敷贴等三方面入手:

一、调整日常饮食,祛湿化痰减肥

对于痰湿质人群而言,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遵循健脾利湿、化痰泄浊的原则。在日常饮食中,选对食材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身体的痰湿运化与整体健康状态。

痰湿质人群宜多食用薏米、芡实、冬瓜(带皮)、荷叶等,这些食物堪称痰湿质人群的饮食佳品。薏米利水渗湿,是身体的“排水小能手”;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二者强强联手,搭配煮粥,能够显著强化脾胃的运化功能,使脾胃这个“后天之本”更加强健。冬瓜则是煮汤的绝佳食材,其清热利水、化痰消肿的功效,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与痰湿。荷叶泡茶,清香宜人,在炎炎夏日,不仅能助您清暑利湿,还能为身体带来丝丝清爽。

痰湿质人群也有务必少吃或忌口的食物,如肥甘厚腻之品,诱人的五花肉、香酥的油炸食品、甜美的奶油蛋糕,虽然口感绝佳,但却容易在体内滋生痰湿,成为健康的“绊脚石”,应尽量少吃。生冷食物,诸如冰淇淋、冰爽的饮品,这些看似能带来一时畅快的食物,实则会悄无声息地损伤脾胃阳气,阻碍脾胃的正常运化,从而加重体内的痰湿,必须忌口。此外,酒类饮品中的酒精和甜味饮料里的糖分会助湿生痰,干扰身体的正常代谢,影响健康,也需要忌口。

药膳推荐:

1.红豆薏米芡实粥

组成:薏米30克,赤小豆30克,芡实10克。

做法:赤小豆和芡实需提前浸泡两小时以上,薏米需炒制成微黄色。然后将处理好的食材放入锅中熬煮,可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健脾益肾,利水除湿。

2.鲫鱼豆腐汤

组成:鲫鱼250克,豆腐250克,生姜、葱、料酒、淀粉等适量。

做法:将处理好的鲫鱼,抹上料酒,用盐腌渍10分钟。油锅加热后,慢火将鱼两面煎黄后加姜丝、水适量,小火炖约25分钟,放入豆腐片,调味后用水淀粉勾芡,撒上葱花。

功效:健脾利湿,利水消肿。

3.山楂荷叶决明茶

组成:陈皮10克,荷叶5克,山楂10克,甘草10克,决明子10克,三七花3克。

做法:沸水浸泡3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祛湿,降脂减肥。

二、保持规律起居,坚持运动减肥

痰湿质者居住环境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阴冷,晴天多开窗。作息要规律,尽量晚上10:30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痰湿是阴邪,多做阳光下的运动,是祛除痰湿的关键,如慢跑、羽毛球、八段锦、太极拳等,能促进气血运行,加速新陈代谢,助湿气排出。其中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一招式,可促进脾胃功能、利于水湿运化。

具体动作: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臂垂于体侧。左手举至头顶,掌心向上,右手按至右髋旁,掌心向下;然后右手举至头顶,左手按至左髋旁。上举吸气,还原呼气。每次练30分钟,每周至少5次。脾胃是身体的“粮食局长”,更是运输大队长,建议痰湿质人群坚持练习“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一招式,可改善脾胃运化,加速痰湿排出而帮助减肥。

三、辨体选穴敷贴,调理脾胃减肥

穴位敷贴或穴位按摩,简便有效,操作安全。穴位敷贴/穴位按摩可以选择中脘穴、脾腧穴、丰隆穴、阴陵泉穴,可化痰除湿、调养脾胃。

1.中脘穴

简便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穴位功效:穴位敷贴/穴位按摩中脘穴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身体快速排出体内痰湿邪浊等废物,排出宿便,以达到排毒减肥的效果。

2. 脾腧穴

简便取穴:脾腧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两指宽)处。具体取穴时,两侧上肢紧贴于胸腔,自然下垂,先确定肩胛下角。肩胛下角平对第七胸椎,从其向下数四个胸椎,就是第十一胸椎。

穴位功效:穴位敷贴/穴位按摩脾腧穴可健脾和胃,化痰排湿,有利于加强脾胃的运化而减肥瘦身。

3.丰隆穴

简便取穴:取坐位或仰卧位,在外膝眼(犊鼻穴)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找到胫骨前缘外侧约二横指(中指)的位置,即为本穴。

穴位功效:谐音“轰隆”打雷,意指把脾胃上的湿浊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穴位敷贴/穴位按摩丰隆穴可健脾化痰、和胃降逆、排湿减肥。

3.阴陵泉穴

简便取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正坐屈膝,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向上推,抵膝关节下时,在胫骨向内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即为本穴。

穴位功效:阴陵泉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具有健脾利湿、通利三焦的功效。穴位敷贴/穴位按摩阴陵泉穴能增强脾运化水湿的能力,使水湿从小便而出,有效改善痰湿体质。

**穴位按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中脘穴、脾腧穴、丰隆穴、阴陵泉穴。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有酸胀感为宜,每日2次。

**穴位敷贴:**可以选择市面上成品如湖南和一堂的扶阳和洛灸等敷贴中脘穴、脾腧穴、丰隆穴、阴陵泉穴,这种发热型穴位敷贴材料可以让中药材在热力作用下将药效持久渗透到相应穴位,助力排湿化痰,有效减肥。

让我们像王女士一样,改变生活方式,远离肥甘厚味,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规律起居,坚持运动减肥;辨体选穴敷贴,促进排湿瘦身,以积极的心态,轻巧的步伐,共同开启新一年健康轻盈的生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谢子畅 徐雯 汪雨娜 田梦影 邵将 孙贵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评论
飞马腾空
大学士级
阅读理解
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