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警惕!微塑料潜入人体,会导致痴呆?高浓度聚积于脑组织

康迅网
原创
打造多学科、多角度的富媒体形态医学信息传播平台。
收藏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塑料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用品到医疗设备,无处不在。然而,这种便利背后隐藏着一种日益凸显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微塑料污染。近期,《自然·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示,**人体内的微塑料量被远远低估了,尤其是脑组织中微塑料的浓度之高,令人担忧。**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微塑料在人体内的积累情况,更将其与痴呆症等疾病联系起来,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健康的深刻思考。

这项研究由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发起,旨在深入探索微塑料在人体内的分布、积累及其潜在健康影响。此前,尽管科学家们已在胎盘、肺部和肠道中检测到微塑料,但由于技术限制,这些发现仅触及了冰山一角。这次研究借助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全面揭示微塑料在人体关键器官,如肝脏、肾脏和大脑中的真实状况,并探究其与疾病之间的可能联系。

研究过程——创新技术助力精准检测

研究团队采用了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与可视化方法相结合的先进技术,对2016年和2024年的人体尸检标本进行了细致分析。这一技术能够更精准地检测出人体组织中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MNP),包括那些直径小于5 μm的微小颗粒。研究样本涵盖了肝脏、肾脏和大脑等关键器官,确保了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从尸检标本中提取出肝脏、肾脏和大脑样本,然后利用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样本中的MNP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振光显微镜等可视化方法,观察MNP在组织中的分布和沉积情况。此外,研究团队还对痴呆症病例库的样本进行了专门检测,以探究MNP与痴呆症之间的潜在联系。

研究发现——微塑料积累引发健康担忧

研究结果显示,人体内的微塑料积累情况远比此前估计的严重。肝脏和肾脏样本中的MNP中位浓度分别高达433 μg/g和404 μg/g,远超此前在胎盘和睾丸中检测到的浓度。更令人震惊的是,脑组织中的MNP浓度更是高达3345 μg/g(2016年)和4917 μg/g(2024年),是肝脏和肾脏的十几倍。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MNP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即常见的包装材料如塑料袋、保鲜膜和饮料瓶等。**脑组织中聚乙烯的比例更是高达75%。此外,从2016年至2024年,随着总MNP浓度的升高,其他类型的MNP如聚丙烯、聚氯乙烯和丁苯橡胶的浓度也在显著增加。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痴呆症样本中的总MNP浓度达到26 076 μg/g,远高于正常额叶皮质的MNP浓度。显微镜观察显示,这些MNP颗粒在痴呆症脑组织中聚集在炎症区域和血管壁附近。研究人员推测,MNP可能通过肠道摄入后选择性转运到大脑中,并在脑血管壁和免疫细胞中沉积。

展望——应对微塑料污染,守护人类健康

尽管当前研究未能明确证实MNP对健康的直接因果关系,但人体组织中MNP浓度的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脑组织中的高浓度积累,无疑会引发人们的担忧。未来,研究团队将从多个层面进行研究,以应对微塑料污染,守护人类健康。

总之,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微塑料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只有采取积极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塑料污染,增强公众意识,我们才能有效应对微塑料污染带来的挑战,确保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避免“塑料人”的悲剧成为现实,守护我们的健康和未来!

参考文献:NihartAJ,Garcia MA,El Hayek E,et al. Bio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decedent human brains.NatMed.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3,2025.doi:10.1038/s41591-024-03453-1